一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5月28日发布的《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引起社会关注。截至目前,正式文件何时出台依然未知,但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处方药网售解禁已是大势所趋。

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处方才可购买和使用。出于用药安全考虑,国家之前禁止处方药的网上销售,但此次《征求意见稿》已经清晰透露出放开处方药在电商渠道销售之意。政策松绑引发业内对处方药网售解禁后的三大猜想——
处方药网售解禁!医药电商迎来发展新局面
根据目前实行的《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管理办法》(2004年7月8日发布)和《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2005年9月29日发布),网上药店只能销售非处方药,且需要自行建立配送网络。此次《征求意见稿》拟允许互联网药品经营者凭处方销售处方药,允许第三方物流配送药品。另据了解,此次《征求意见稿》还有一大亮点——网上药店的准入门槛进一步放低。按照此前的监管要求,连锁药店申请互联网药品交易许可证没有问题,而单体药店则不行。在《征求意见稿》中,单体药店也将具有申请资格。
政策风向的些许转变在业内引发了激烈讨论。有观点认为,“这份文件的出台可以说是互联网冲击下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将推动医药流通企业转型升级”。也有观点指出,“处方药网售解禁,意味着相当一部分市场机会和利润空间,我国医药电商将迎来快速发展”。上述观点获得了业内人士普遍认同。一位医药行业分析师进一步解释道,“医药电商,可理解为医药企业往电子商务方向发展,也可以理解为电商企业往医药行业靠拢,是跨界合作的产物,更是企业发展的战略布局”,“处方药网售解禁对医药电商是个利好消息”。
其实一直以来,我国医药电商的发展可以说是举步维艰。资料显示,在过去十来年时间里,我国有184家企业获得互联网药品零售资格。但尽管数量不少,取得良好发展业绩的企业却不多。许多业绩还不错的网上药店,大多是销售保健品、计生用品、隐形眼镜、家用医疗器械等,药品并非销售主力军。分析人士指出,“这里有尚未放开处方药网售的因素,也与消费者对网购药品信心不足有关”。他表示,“我国的医药市场格局中,医院始终占药品销售的主导地位,尤其是处方药,并不是买卖自由的市场”,“医院处方不外流,在网上药店的销售品类中,医疗器械反而占大头”。
而此次《征求意见稿》的出台无疑是一道曙光,随着处方药网售解禁,国内医药电商的未来发展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医院用药总额已超5500亿元。保守估计全国医院用药总额约占我国整体医药市场的六成。处方药网售解禁后,释放出的市场容量可期。
而与发达国家医药市场成熟的电商模式相比,我国医药电商发展还处于蹒跚学步阶段,未来空间广阔。比如美国医药电商,经过不断深入和完善,目前已经形成了B2B、B2C、第三方医药电商等多种形式并存的局面。有资料显示,美国网上药店的销售规模约占整体销售规模30%,日本为17%,欧洲是23%。相比之下,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发布的《2013中国医药电商数据报告》显示,2013年网上药品销售总额39亿元,与上万亿的药品销售额相比不足1%。
几乎可以这么认为:此次《征求意见稿》的发布拔除了处方药的“藩篱”,我国医药电商的发展规模将有显著扩张。甚至有多位分析师已经达成共识,一旦《征求意见稿》落地实施,医药电商在短时间内将迎来井喷。
抢处方,拼配送?这并不是一个可以冒然涉足的市场!
的确,处方药网售解禁令医药电商发展前景可期,但要想成功抢占这部分市场,仍有不少“关卡”待破。抢处方、拼配送?这并不是一个可以冒然涉足的市场!
其一、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