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幼儿处方药事件折射监管盲区

据西安警方提供的消息,为了确保幼儿的出勤率以增加收入,从200811月至201310月,两家涉事幼儿园先后分10次购进处方药病毒灵并安排幼儿服用。近期,吉林和湖北又有两所民办幼儿园被曝给幼儿喂食病毒灵。

持续发酵的处方药事件引起国家部委的关注,318日,教育部与卫计委联合发文,要求各地410日前拉网式排查违规组织幼儿群体服药行为。319日,国家卫计委发布打击非法行医的专项宣传材料,详列非法行医的类型及相关惩戒措施。

值得深思的是,在幼儿园违规操作给幼儿喂药的事件中,为何涉事幼儿园能够顺利多次购得处方药?

据了解,在江苏、贵州等不止一个区域内,消费者能够自主在药店“轻松”购买到包括抗生素等在内的处方药,而在北京等一线城市,在药店购买上述处方药时则需要出示医生处方,相对“困难”。

为何会出现监管盲区?卓创资讯医药行业分析师赵镇对此表示,目前国内监管部门管控重心放在包括生产等环节方面,对上市之后处方药的管控不够重视。而上市之后的管控由政府部门来操作,目前主要依托药品不良反应(ADI)的监测与反馈,忽略了民间和社会的力量。从生产企业的角度分析,与其花费成本去主动上报不良反应的数据,更愿意将精力放在研发,或者药品销售等其他环节来得“实惠”。从医院到药厂,没有内在的驱动力,导致整个药品监测的反馈体制周期比较慢。

未来的对策是,可以借鉴美国FDA的经验,进一步完善搜集药品风险信息的渠道与体系建设;在药品的淘汰机制上,可采取评分制,细化出多个对应指标,然后逐项评分,多层考核,综合权衡,以便及时淘汰有关药品,同时建立一套科学的处方药评价体系。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二维码手腕带成港大深圳医院病人唯一身份证

  大宝4年助300多名听障儿童走出无声世界

  HLI:将建设“遍布各领域”的人类基因测序数

  卫计委启动新一轮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申报工作

  如何为创新药进入市场“开绿灯”?

  药品“统一招标”惹争议 数十企业上书求取消

  罕见病药1/3时间断货 医院不设罕见病门诊

  谷歌发布Android Wear布局可穿戴生态

  德国凯杰QuantiFERON-TB Gold检测试剂盒在中

  网售处方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中医药法即将制定 引发行业强烈反响

中国肺结核发病率大幅下降

多家印度企业药品在FDA被禁 利好国内出口企

面对“病毒灵” 医药监管为何失灵?

谷歌眼镜:颠覆电子病历的节奏

GE医疗在华推出医疗机器人

“治未病”5年覆盖珠三角 鼓励中医坐堂

报告质疑NICE对于新药成本效益的评价方法

面对印度制药公司 美国采取一系列行动

通用技术中国医药更名:以国际化实现全球资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