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医药行业或面临五年调整期

随着上市药企财报持续披露,2014年医药行业的整体走势也大致体现出来,虽然医药上市公司的业绩普遍飘红,但盈利增幅仍较为疲软—目前中国医药行业整体增速约在12%13%左右,相比前几年接近18%的增幅存在明显放缓。

对此有专家表示,由于市场结构调整、高价药限价及药品GMPGSP更换所带来的动荡等原因,医药制药行业可能还将面临至少五年的调整期。

119家上市药企披露2014年财报  营收超百亿药企共11

记者根据部分财经网站及媒体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止410日,A194家上市药企中,已有119家已发布2014年年报,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为正数的公司达到101家,占比84.87%

在该数据中,净利同比增长为正数的公司达到96家,占比80.67%,其中,增幅超过100%的有10家,增幅介于50%100%的也有10家,增幅超过30%低于50%的有17家。另外,上市医药公司营收超百亿的有11家,分别是上海医药、国药一致、华东医药、白云山、哈药股份复星医药、国药股份、天士力和康美药业等。

行业全线飘红  太极集团和青海明胶陷亏损

而在医药行业几乎全线飘红时,太极集团和青海明胶却沦落为亏损企业。两者在2014年亏损金额分别为2.8亿元和1.2亿元。其中,太极集团以2.8亿元的亏损,成为去年净利跌幅最大的药企。2014年,太极集团营收上涨5%的同时,净利润下跌幅度达到惊人的2302%

对此有分析人士认为,太极集团参与的西南药业重组方案仍在进行中,投资收益未能计入2014年财报,营业外收入降幅较大等都成为其盈利亏损的原因。

而华润三九、力生制药、东宝生物等7家药企虽未遭遇亏损的尴尬境地,但盈利营收却也呈现下跌趋势。其中东宝生物创下了88%的跌幅。

广州上市公司净利有增长  白云山同比增近七成

就广州本土上市药企而言,营业收入与净利润依然保持增长。其中以白云山为例,根据该公司所提供的业绩报告显示,2014年营业收入为187.99亿元,同比增6.79%。归属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92亿元,同比增21.68%

资料显示,作为广药集团旗下唯一一个上市平台,白云山也为自己树立目标:向千亿市值迈进。据一名接近广药集团的内部人士透露,除了与马云在互联网上展开深度合作外,从今年起,金戈、铁马和王老吉为广药集团实现“千亿市值”方面作为重点打造和推广的“三大品牌”。

而另一家上市公司香雪制药也实现了盈利,其中营业总收入为15.27亿元,同比增长21.14%,归属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6亿元,同比增30.19%,另外近日记者也了解到,香雪集团也公布了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

对此有分析人士认为,作为以抗病毒口服液作为单一拳头产品的制药企业,在去年虽然也实现了净利增长,但是随着市场需求饱和,单一拳头品种药品能否拉动企业持续提升盈利,这是值得商榷的。

专家观点:医药行业增长放缓

虽然医药上市公司的业绩普遍飘红,但是在业内人士看来,去年医药行业的盈利增幅仍较为疲软。北京鼎臣医药咨询公司负责人史立臣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医药行业整体增速约在12%13%左右,相比前几年接近18%左右的增幅存在明显放缓。

“究其原因主要有,首先是药品招标和价格调整方面,虽然药物总体销售数量相比以前有所提升,但是单品种药价却普遍下降;其次是市场结构性调整,有些产品可能因产品竞争激烈而造成部分厂家退市。”史立臣还指出,高价药的限价政策、药品GMPGSP更换所带来的动荡,都是目前医药行业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而对于医药行业而言,这种增速放缓的调整期可能要持续五年左右。

从今年开始,医药行业政策和市场上持续披露利好信息让部分药企看到了发展契机,而国内部分药企甚至提出要打造“千亿俱乐部”,对此史立臣认为,不论是国内制药巨头还是中小型企业,争夺的市场主要为内地市场。

另外,国内制药企业持续盈利的产品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2015哪些品种走起? 植物提取物国内市场预测

  药价放开传闻再起 “价差调整”将冲击药店市

  解析2015年一季度GDP增长7%背后的医药密码

  CFDA摸底新规实施问题 基层医疗器械市场需求

  急剧飙升的非洲医械市场:10亿人+95%进口率

  乡镇医疗市场:分层定位的机会和前提

  2017亚太地区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飙升至150亿

  互联网问诊受限利好基础医疗

  三甲全科的不同定位:住院病人管理

  医院特色制剂出路何处寻?

互联网给医疗带来的低烈度变革

医药出口在转型中酝酿突破

服务贸易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战略选择

国务院医改专家:全科医生有助于缓解医患矛

新药研发路在何方?数据分析或能指明方向

用户习惯制约诊后随访

药价寒冬回头看 医改是否越改越偏

独立第三方医生工作室有望推动医改

药品招标大年骤然降临 五等药企坐地等死

外资药“政”变 “龙头”地位遭挑战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