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由生物谷主办的“2015(第二届)健康管理高峰论坛”在上海波斯特大酒店隆重开幕。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呼吸病研究所所长,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重点学科呼吸内科负责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内科主任白春学教授获邀参加了此次论坛,并做了题为“移动医疗与慢病管理”的精彩演讲。
我国慢性病占全部疾病的80%以上,且有很高病死率,加上世界上最庞大的老年人口,给保健和医疗造成严重负担。国家和上海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在刚结束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已经提出建设分级诊疗制度。然而,由于我国大小医院之间资源和医师经验的差异,致使小医院存在“三低”(高端设备覆盖率低、技术掌握度低和认可度低)现状,仍会有大量患者涌到大医院求医问药,引发看病难、入院难的“二难”困境。同时由于大医院患者多,又引发专家诊疗时预防差、保健差、管理差和康复差的“四差”缺陷。为此,解决“三低、二难和四差”的问题有利于推行分级诊疗,也是提升区域、全国甚至发展中国家医疗保健水平的迫切需求。
但是,如何通过物联网医学技术建立分级诊疗平台,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尚需要转化和实践。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白春学教授研究的物联网医学的应用恰逢其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最有效的技术平台。在这一平台中,通过物联网医学技术建立三级联动的平台,实现大小医院医师、患者与医疗设备的整合,克服资源和医师经验的差别,解决小医院“三低”现状。通过三级联动物联网医学平台,患者可在大医院确诊、评估和制定诊疗方案,由社区医师和大医院专家共同管理诊疗,从根本上消除“三低、二难和四差”问题,最后达到“三个连接(感知、传输和智能处理)全时空,融合三众(大小医院医师和患者)在其中,教育防保与诊疗,全新模式惠众生”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