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地方两会已经相继落下帷幕。不少省市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要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甚至有些省市直接点名辖区内制药企业。
各省市政府工作报告中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相关内容汇总:
天津
开展“招商引资攻坚年”活动,以18个重点产业规划为引导,围绕高新、集群、链条,突出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扩大金融保险、现代物流、商务服务、教育医疗等领域开放,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市政工程、新兴产业、社会服务等项目建设。
实施新药创制、智能制造等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加快自主创新产业化重大项目建设,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科技服务等重点产业领域,开发一批核心技术和“杀手锏”产品,新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1万家、小巨人企业400家,培育领军企业100家。
河北
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扶持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优势产业。
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产学研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鼓励优势企业在智能装备、现代中药、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等领域建立产业技术联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科技成果联合攻关,力争在中医药创制、天然色素提取等领域建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南
加快发展生物医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山西
要大力培育发展文化旅游、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食品医药、现代服务业等七大产业,加快资源型经济转型步伐。食品医药产业要大力开发现代中药新药及天然药物,发展生物制药、新型药物制剂。
辽宁
积极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以沈阳、大连、本溪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为载体,大力发展生物技术药物、化学药物、中药等新产品与新工艺开发和产业化,推动高性能医学装备、新型体外诊断产品高端化发展。促进健康产业发展。
吉林
实施医药健康、装备制造、建筑、旅游四个优势产业发展工程,打造竞争新优势。壮大医药健康产业,建设6个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鼓励东宝、敖东药业等30户创新主导型企业发展,支持“药食同源”类保健食品开发,搞好100个重大产业项目,培育100个单品种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产品。
开展中药资源普查试点,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
黑龙江
发挥北药优势,支持哈药集团、珍宝岛药业、葵花药业等医药企业加快发展。
江苏
深入推进泰州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支持泰州医药城加快产业化发展。
安徽
突出产业化的创新,实施高端装备、信息网络、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重大创新工程,推进高世代显示器件、量子通信、语音技术、现代医药、民用航空等重大项目建设,加速把一批新兴产业培育成主导产业。
福建
大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投基金,推进“数控一代”创新应用示范工程,加强新能源汽车开发和推广应用,积极发展节能环保朝阳产业,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与新医药产业。
江西
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力量发展航空、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具有比较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湖北
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健身、健康、医疗等服务机构,满足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继续推进食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资源循环利用、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以及医药六大重点产业加快发展,做大做强。
结合国家实施重大创新工程,强力推进智能制造、集成电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北斗导航、海洋工程、航空航天等十大新兴产业发展。
湖南
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生物医药、新能源、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扶持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3D打印、北斗应用、通用航空、两型住宅等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