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济南市政府办公厅印发《济南市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今年 5 月起济南全面启动公立医院改革,全市所有公立医院实行药品销售零差率。此次医改重点向分级诊疗、医疗费服务价格、就诊秩序等多块“硬骨头”发力,其中济南将改革病人直接预约医生模式,改为病人向医疗团队或科室预约,由医院安排医生为病人提供诊疗服务。
分级诊疗: 预约转诊占公立医院门诊比例提至 20% 以上
有病都挤到大医院,一方面造成大医院人满为患“看病难”,另一方面也让专家看小病浪费优质医疗资源。为此,下一步全市将完善分级诊疗服务模式,引导市民小病前往基层医疗机构首诊。通过改革,到 2017 年,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的诊疗量要占全市总诊疗量的 50% 以上。
不少患者担心,在社区看不了的病能否快速转诊到上级医院。此次实施方案提出,济南将健全常见病种出入院标准和双向转诊标准,建立全市统一的双向转诊平台,完善对转诊病人的服务衔接和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服务机制,实现不同级别和类别医疗机构之间的有序转诊。
并且,逐步增加公立医院通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全科医生预约挂号和转诊服务号源。到 2016 年底,预约转诊占公立医院门诊就诊量的比例提高至 20% 以上。鼓励上级医院出治疗方案,在下级或基层医疗机构实施治疗。
想让市民能够在基层放心看病,必须先得提高基层的医疗水平。实施方案提出,市中心医院、第四人民医院、第六人民医院要设置全科医学组织协调部门,承担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任务。到 2017 年底,全市培育 2500 名通过认证的全科医生。探索政府向全科医生购买基本医疗服务,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与管理、疾病初级诊疗、转诊转介服务。
医疗服务价格: 药费占比降至 30% 以下 合理提高技术服务费
如何破解看病贵? 济南将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体系,合理提高诊查、手术、护理、床位、中医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服务项目价格,降低部分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逐步理顺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之间以及各医疗服务项目之间的比价关系,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结构变化为基础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推进按病种、服务单元、服务包、床日等方式定价。
济南将尽快制定《济南市公立医院基本用药供应目录》,在保障全市社会医疗保险参保人用药需求前提下,调整临床用药结构,降低高价药、次高价药比例,减少辅助用药和奇异剂型、奇异规格药品的临床应用。严格抗菌素的使用管理,强化对激素类药物、抗肿瘤药物、辅助用药的临床使用干预。
实施方案提出,到 2016 年底前,制定医用耗材统一编码规则,推行医用耗材网络化阳光采购,在统一信息平台公开各公立医院每一品规的医用耗材采购价格。督促公立医院优先配置国产医用设备,在保障医疗质量的前提下,优先采购和使用国产医用耗材,将特需医疗服务的比例控制在全部医疗服务的 10% 以内。到 2017 年底,全市公立医院药占比总体降至 30% 以下,百元医疗业务收入 (不包括药品) 所消耗的卫生材料控制在 20 元以下。
医保支付: 按病种付费为主 扩大“日间手术”中医保报销范围
济南还通过付费机制引导分级就诊。2016 年底前,符合规定的转诊住院患者,社会医疗保险基金支付参保人员住院医疗费的起付线可从患者在首诊医疗机构住院治疗之日起连续计算。这样一来,通过调整医保支付、财政补助政策,减少三级医院普通门诊就诊人次,引导基层医疗服务网络和个体执业医师分流更多的普通门诊病人。
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在总额预算基础上,建立按病种付费为主,按人头付费、按服务单元付费相结合的复合付费方式。鼓励推行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