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移动医疗圈寒风四起,该穿衣外出还是回屋上炕?

移动医疗要想有进一步的发展,政策开放很关键。然而风没来之前,能否让更多的优质资源下沉到基层呢?依然值得商榷。

近日,百度公司与深圳市卫计委签署医疗战略合作协议。在此前与深圳就医160网的合作已经打开深圳的移动医疗服务大门,此次联手更将加速推动了深圳地区移动医疗市场的发展。事实上,像这种移动医疗企业与政府机关合作的案例,并不显见,即便不是与政府机关,也会和一些大型的三甲医院进行合作。例如:广州市妇幼中心是首家阿里的“未来医院”试点。我们不难发现,移动医疗总是选择在一线城市发展,但是这样的举措,是否符合分级诊疗的出发点呢?

移动医疗在一线城市发展更省力?

目前,不少移动医疗都扎堆在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因为这些城市都聚集了移动医疗必不可少的三要素:天时、地利、人和。随着一线城市“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一些传统行业例如金融等,也开始了互联网化。而中国一直饱受“看病难”、“看病贵”的国情困扰,传统医疗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移动医疗呼之欲出,现在正是其谋求发展的大好时机。

此外,一直以来,优质的医疗服务资源都在大型的三甲医院,而这些医院又通常在一线城市,一线城市发展移动医疗可谓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再者,由于一线城市是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发达的城市,不少互联网人才都选择在这些城市扎根,这些人才也就为移动医疗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同时,在一线城市居住的人群,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以及经济水平,对移动医疗这样的新鲜事物的也具备较高的接受程度。或许,这就是移动医疗企业基本都选择一线城市作为试点的原因。

一线城市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了吗?

既然移动医疗在一线城市有着如此得天独厚的优势,那么这些城市的居民应该就能脱离说了N年的“看病难”、“看病贵”这些老掉牙问题的魔爪了吧?事实上并非如此。且不说移动医疗目前融资遇冷,其次,移动医疗在经历快两年的沉淀与发展,仍然遭遇知名度低的尴尬局面。此外,即便是有用户安装了移动医疗的APP,也对其中的功能了解甚少,甚至完全没有使用过。当然,移动医疗对传统医疗确实起了不少积极作用,至少通过线上挂号预约节省了不少排队时间,但是,这样也让某些企业钻了空子:前段时间《信息时报》报道的某挂号咨询软件可让用户直接插队看病一事,让广州市儿童医院人民中路院区“被迫”重开人工挂号一事,可见移动医疗在为部分人提供便利的同时,保障患者线下挂号看病的合法权益,也是值得商榷的。移动医疗本以方便患者就诊为目标,旨在提供更加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怎么这样看来像是在引起混乱呢?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优质医疗资源仍然搬不动是根本原因

今年9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2017年,建设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队伍;以及2020年基本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目标。政策一出,不少移动医疗企业纷纷宣称要助力分级诊疗改革,积极对接医院入口帮助提高医院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当然,这大部分的医院还是一线城市的三甲医院。分级诊疗的真正意义在于,让患者能够更加方便地享受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着重在一线城市改革事实上还是得让周边城市的患者赶来就医,要知道在中国,一线城市仍然是少数。当然,目前由于全科医生的缺乏,基层医院的医疗团队建设仍然需要时间,让周边城市患者前来就诊是无奈之举。因此,只有让优质的医疗下沉到基层医院才能解决燃眉之急。

国家开放医生自由执业政策是关键

受以往传统旧观念影响,医生都以在三甲医院就诊为荣,因此,也导致了患者形成基层医院医生“不够格”的印象,要想破除这种思想,最根本的就是开放医生自由就业政策。如此一来,不仅有利于让更多的名医能够定期出诊基层医院,也能打破医院医生恶性竞争的源头,医生也可以通过考核证明自己的实力。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医疗纠纷新规送审 鉴定二元化难题犹存

  最大的糖尿病药企诺和诺德在华裁员 跨国药企

  仿制药应达到原研药质量和疗效 百姓用药离质

  生物医药产业需抱团发展

  从上海卫生系统大数据窥视数字医疗未来

  专科诊疗中心如何搭建“四位一体”诊疗模式

  移动医疗回归线下,通过保险盈利靠谱吗?

  北京打造中医药国际交往中心需建“三平台”

  移动医疗纷纷剑指分级诊疗,是“画饼”还是

  村卫生室都没着落,那村医该怎么办

是什么让王杉们“瞧不上”移动医疗

其实医疗服务机构可以自己干保险!就像DPC这

是谁导致了干扰素市场的重新洗牌

那些上错花轿的移动医疗

医保是下阶段医改核心与指挥棒

中美差异:移动医疗“移”到哪儿了?

是什么“吓得”医生不敢到民营医院求职?

是谁导致了干扰素市场的重新洗牌

复旦大学等研发出阻断HPV感染的生物制剂

推广“医养结合” 还要跨过几道门槛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