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中国生物技术产业前世?今生!

昨天咱们说到了国际市场上生物技术产业是否存在泡沫化现象这一问题,并且给大家留下了一个小小的问题,现在大家意见如下:

投票结果可以看出,100%的读者都认为生物技术产业迟早会泡沫化(哎呀别扔鸡蛋)。具体体现在更多的读者朋友认为生物技术产业已经有泡沫了,其余三分之一的读者则认为现在貌似还没见泡沫的影子(小编自己投的也是这个选项)。小编认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大家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一边放眼国际,一边着眼国内(好啦都怪我出题不严谨行不啦?)。所以要想把这个问题深入下去,本期的话题也就呼之欲出了。

前世?
  中国生物技术产业的起步,(除开上期说的农业技术)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还是清政府统治)东北肺鼠疫病大流行。当时由伍连德先生(卫生防疫事业先驱)带领的以中国人为主的防疫队伍在4个月内就扑灭了一场罕见的鼠疫大流行。

 东北肺鼠疫防疫人员牺牲率高达10%

 

由于当时鼠疫频发,北洋政府随即决定在北平建立永久性防疫机构——“中央防疫处”。

“中央防疫处”全体合影


  出生于动荡,成长于战火的“中央防疫处”代表了中国生物技术的早期发展史,更代表了中国生物技术发展的一个人才辈出,硕果累累的黄金时代。中国的科学家在生物技术起飞阶段所付出的艰辛已经是现在所不能体会到的。“天坛株”,自制青霉素,世界第一分离沙眼病毒这些领先成果,更是给中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后继者们树立了很高的要求。

“天坛株”创始人齐长庆其毒种一直被用于我国牛痘疫苗生产直到天花被消灭

今生!

叹服于中国生物技术领域老前辈们的光辉事迹,小编着实严肃了一把。那么快100年后的今天,我国的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如何呢?

国家政策:

我国的现代生物技术发展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末期(改革开放),并马上成为了政府的掌上明珠,不但成为了863计划之首,还别列为历次政府5年计划重点攻关对象。


生物技术成为863计划重点攻关对象

行业成就:

研发投入方面,2014年中国以1600亿美元的研发支出位列亚洲生物医药集群第一名。要知道12年前的2002年我国863计划“十五”期间用于生物技术的总经费只有33亿元,这个数字在当年还不及当时辉瑞公司研发投入的三分之一。研究成果方面,中国在1992年才拿到第一个生物技术专利,2014年中国所拥有的专利数已经达到了9302件。一些简单的对比,我们就能看出,中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就像是坐上了火箭一样。但是这个火箭的安全性又如何呢?


2006-2012年中国生物技术产业规模节节攀升


国内的生物技术产业看起来是那么美好,那么的

为啥是这种表情呢?小编把原因总结成了以下几个方面。

研发:吃力不讨好,之前提到中国2014年生物技术产业投入达到1600亿美元,研发成果是9302件。这组数字看起来很美,但是对比一下咱们的邻居日本,他们研发投入比我们还要少一点点,但是坐拥39797项生物技术专利。我们好像零头都还有点不够。脱离产业,中国生物技术产业的研究活动主要集中在研究所,实验室和各大院校中。在象牙塔里面进行的生物技术研发与企业脱轨,导致大量研发成果无法得到转换,永远也成为不了可以换取经济效益的重磅药物。

象牙塔有时候根本就是空中楼阁

企业:中国从事生物技术的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对于一个具有“三高一长”(三高:高风险,高投入,高技术一长:商品化周期长)特点的行业来说,小规模企业往往还没看到经费时就已经夭折。更不用说进行动则花费数亿元的具体研发了。这一现状也导致了中国生物技术企业所从事的研发生产工作质量低,重复率高,尖端产品少之又少。大量企业只能通过从事仿制药工作艰难度日。在400多家我国生物技术企业中,销售额能破亿的不到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招标降价潮席卷 两大因素决定药企能否生存

  卫计委刘谦:医生培养要回归临床诊断能力

  新药研发想快速、高效?拉上医生一起玩!

  生物技术领域泡沫的前世今生

  医院转向控费催生第三方服务市场

  制药公司真的陷入生产力危机吗?

  网售处方药备战“拦路虎”

  云医院的痛点:医生的经济动力

  多点执业的困境:缺乏体现医生价值的市场

  2020年全球结直肠癌治疗市场将达到94亿美元

药企为何缺乏实施GMP的主动性?

药房托管争议不断 药价形成机制恐需“路径再

以医改拖住医疗费用增长的“脚步”

中医药不能吃老本

我国医药费被指易涨难降 民众为高药价埋单

抗生素都限制性使用了,还有研发的吗?

开源!新药研发新模式

“医强险”制度为“无过错输血”患者建立救

专家:大病患儿基本医保实际报销比例不到45

高端诊所往下走:最大的困境是支付方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