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五一假期,朋友圈因为“魏则西事件”变的尤为凝重。一个正可以享受大好青春的青年,患上恶性肿瘤后,因为相信了百度检索来的医院治疗方法,体会了人性最大的恶。
这是魏则西在知乎上绝望的发言。让这个青年花费20多万都没治好的滑膜肉瘤是什么?文中说的“保二十年没问题”的“生物免疫疗法”为何最终无用?为什么无用的技术还会在武警医院出现?
什么是滑膜肉瘤?
软组织肉瘤是骨组织以外的一类非上皮源性恶性肿瘤,涉及肌肉、脂肪、纤维组织、血管和周围神经系统。滑膜肉瘤是最常见的恶性软组织肿瘤之一,约占全部软组织肉瘤的8%。滑膜肉瘤的发病高峰在20-30岁(约30%的患者在二十岁以下患病),并且男性多发(男/女约为1.2:1)。
虽然这种肿瘤被称为滑膜肉瘤,但是它并不起源于滑膜组织。与大多数软组织肉瘤一样,滑膜肉瘤的发病机理仍不明确,没有确定的危险因素。因此,没有好的筛查方法。
患上滑膜肉瘤正确的治疗方式是什么?
目前,滑膜肉瘤的最佳治疗方案尚未确定。就像其它的软组织肉瘤一样,对于局限性的滑膜肉瘤,标准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并且,对于切除范围较小的滑膜肉瘤,放疗在提高局部控制率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滑膜肉瘤较低的发病率导致无法获得足够的病例进行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化疗的作用仍不明确。目前,手术切除后进行或不进行辅助性放疗,和/或以柔红霉素/异磷酰胺为基础的化疗是当前主要的治疗方式。
在魏则西文中,还提到了靶向药物的治疗。他贴出的照片中的药物是PD-L1免疫治疗药物Keytruda(pembrolizumab)。以PD-1为靶点的免 疫调节对抗肿瘤、抗感染、抗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器官移植存活等均有重要的意义。
当前,据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推荐,提到了伊马替尼(Imatinib)、贝伐单抗(avastin)、索拉非尼(sorafenib)、舒尼替尼(sunitinib)、帕唑帕尼(pazopanib)等部分靶向药物用于软组织肉瘤的治疗。但是,目前仍没有明确临床研究证明以上药物对滑膜肉瘤有明确治疗效果。
魏则西选择的DC-CIK是什么疗法?
DC细胞全称树突状细胞,是近年来倍受人们关注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能摄取、加工及呈递抗原,启动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CIK(cytokine-induced killer, [自体细胞免疫疗法]多种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是将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用多种细胞因子(如抗CD3单克隆抗体、IL-2和IFN-γ等)共同培养一段时间后获得的一群异质细胞。2011年的诺贝尔医学奖也颁发给了DC以及DC诱导肿瘤免疫的发现者。
简单直观的解释这样的细胞治疗就是,把你自身的普通免疫细胞在体外刺激成可以特异性杀伤你身体内肿瘤的细胞,在回输到你的体内,去杀伤你的肿瘤细胞。
细胞免疫疗法目前是否可行?
免疫细胞疗法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美国进入临床实验,到目前至少经历了4代(《癌症·真相:医生也在读》):
第一代叫LAK细胞疗法,基本原理是从病人外周血中提取细胞,然后在体外用“人白细胞介素-2”(IL-2)来诱导产生有杀死细胞作用的“杀伤性免疫细胞”(注意并不是特异杀死癌细胞),最后把这些“杀伤性免疫细胞”输回病人体内。20多年前有报道开始说LAK有一定效果,但是副作用比较强,后来的大规模临床实验证明了LAK无效,因此被淘汰。
第二代就是CIK细胞疗法,也是从病人或者病人亲属外周血中提取免疫细胞,体外激活以后输给癌症病人。最主要的区别是体外激活细胞的时候除了用“人白细胞介素-2”,还加上了一些别的因子。和LAK比,理论上CIK得到的“杀伤性免疫细胞”更多更强。但目前为止,没有任何大规模临床实验证明CIK有效。
第三代就是CIK-DC细胞疗法,在此疗法中,树突状细胞先会和肿瘤细胞混合一下,然后在体外把这种树突状细胞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