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信不少患者到医院看病都会有被医生“绑架”开药的经历。明明有便宜的片剂,但医生只给开贵的胶囊或者精工细制后的滴丸……无形中加大了患者和国家医保的负担。
4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会议上指出,“医改已进入深水区,要把药价作为突破口”。北京市新一轮药品采购目录正在紧锣密鼓地招标和公示中,今年明确把降低药价作为重点考量因素,并提出通过把社区医院和公立医院现行药品目录合一、医药分离等多项举措降低医保药价总量。然而,这些好愿望还要接地气。消灭目前饱受诟病的药品灰色地带是药采部门必须跨越的鸿沟。
“灰色地带”何其多
近日,北京商报记者接到患者反映,称一种降血脂药物“瑞舒伐他汀钙”的价格和药品都有“问题”。“我以前一直吃正大天晴药厂生产的37元钱一盒的药品,可最近在海淀区新材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时,医生开的是海南通用三洋厂家的瑞舒伐他汀钙,价格贵了不少,而且我怀疑这个厂家的药并没有进入北京市的中标目录。”
对此,北京商报记者先后对比了从本市三家医疗机构购买的三种不同药厂生产的“瑞舒伐他汀钙”发现,取自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的瑞舒伐他汀钙片是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10毫克×7片,单价:37.58元;北京市朝阳区团结湖卫生服务中心的瑞舒伐他汀钙胶囊(瑞旨)是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5毫克×14粒,单价:58.5元;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街道新材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出的瑞舒伐他汀钙胶囊(清力平),生产厂家是海南通用三洋药业有限公司,规格:10毫克×7粒,单价:51元。
除此之外,北京商报记者还发现,前两种瑞舒伐他汀钙的生产厂家都是在2008年获得的批准文号,而海南通用三洋的批准文号是2014年才获得的,这也是患者怀疑该药没有进入北京市药品采购目录的原因。
据了解,目前北京市公立医疗机构必须使用本市中标目录的药品才能进行医保报销。而北京市上一轮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是在2010年,而海南通用三洋制药这一产品是在2014年才获得生产许可的,所以它不可能参加过北京公立医疗机构的统一招标。但这家社区卫生站的医生告诉患者,这个没有中标的产品可以通过医保报销。
也许这种行为涉嫌套用医保资金,属于违规。但是,患者在公立医院就医遭遇医生“绑架”开药的事绝不鲜见。
有患者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在某医院开药时,医生的处方权神圣的很。“我让大夫开点便宜的西药,大夫说那药太便宜了药房没有。还说,少吃西药,我给你开中药。结果一种中成药5天的价格就80多元。”还有消费者反映,自己常吃的药,以前在医院拿是片剂就便宜,现在都是胶囊、冲剂或滴丸,价格贵上去50%-60%。
中国医药集团一位不具名人士表示,目前这些现象很多都是因为医院药品采购加价15%造成的。“因为加价是在药价基础上按固定15%的比例提取,所以进越贵的药提取的实际金额就越多。
这也是为什么患者在医院开药没有便宜药的主要原因。”北京市只是规定目录药品,只要是进入了采购目录的药都是可以采购的,具体采购哪种或哪几种药,并没有严格的价格限制。
还有业内人士表示,现在负责采购药品的是卫计委医疗部门,而医保报销是人社部门,这样一来,也极易产生灰色地带。
药品采购限“低”令
事实上,北京市卫计委也在积极推进北京市的医改及药品集中采购改革。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新一轮的药品阳光采购正在进行中。2015年7月北京市启动新一轮药品阳光采购,目前该项工作已趋完善。本次阳光采购的亮点在于北京公立医疗机构在销药品价格不得高于其现行各省中标价的最低价格,通俗地说就是不得高于全国最低价,并且实行动态调整,以保证首都人民使用的药品价格一直维持在全国最低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