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8日,在中欧商学院中国健康产业高峰论坛上,国家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郭翔提到,国家在“十三五”期间的目标是实现医药工业向中高端迈进,而指导原则是创新驱动、质量为先、保障供给、集约、开放合作。
所以在医药工业领域里,要重点干一些事,涉及医疗器械的,我们注意到有这些:产学研合作创新,加强医疗器械的核心技术关键部件的开发和应用;实施国家医疗器械的标准行动计划;加强品牌建设,要传承医疗器械自主品牌,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拿出一些具体的测试;发展家用医疗器械产品,改进产品的设计和功能;巩固国际定位,扩大医疗设备的出口规模等。
郭翔还特地提到,工信部正在制定医药行业的兼并重组方案,已经拿出来了一个10年内的目标,正在征求专家、科研院所、企业等的意见。国家鼓励行业重组、优化产业组织结构,特别是支持企业强强联合,还有支持大企业整合小企业、小企业建立产业联盟等等。
不出意外的话,工信部即将出台的所谓文件,应该就是《医药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直接与《中国制造2025》对接,业内翘首期盼已久。
而根据此前的各种报道来看,“创新”、“国际化”、“兼并重组”是被提到比较多的核心关键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年初部署医药产业升级时也重点提到了这些。
又据说,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系《规划》的两大突破口,所以医疗器械领域的兼并重组应是题中之义。
此外,2016年作为“十三五”的开局之年,细查国家迄今为止已经出台的各种政策,也基本都是在推动者产业向更为集约的优胜劣汰、强者恒强方向发展。
所以,今年5月,深圳迈瑞会和上海联影结成战略合作伙伴,一点都不奇怪了。而在回答某媒体“为何与联影战略合作”的提问时,迈瑞总裁曾言国家鼓励强强联合。现在看来,果非虚言,而且体现了行业龙头的高度敏锐。
实际上今年以来,国内医疗器械资本领域就动作不断。
两大重头戏:龙头老大迈瑞从美国纽交所退市了,转而牵手联影;山东威高分拆骨科,要于A股借壳上市。
在近一段时间内,已经有多家医疗器械领域上市公司发布了融投资消息。
6月19日,上海润达医疗发布公告,拟以累计不超过600万美元(约合3960万元人民币),联合OrbiMed投资集团,收购POCT诊断领域的Response Biomedical Corp.(简称RBM公司,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交易完成后,润达医疗将持有RBM公司约43.1%的股东权益。
6月15日,广东宝莱特宣布,计划使用自有资金2000万元,收购常州华岳微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部分股权,交易完成后,宝莱特持有华岳微创20%股权。
近期,阳普医疗公告,拟1.9亿收购广州惠侨100%的股权,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行政许可申请已经收到证监会受理通知书。此外,公司4月15日公告,出资6000万占比10%与天德融汇、阳和投资共同成立总规模6亿元的并购基金,公司拥有项目优先收购权。该并购基金的成立,将加速公司外延并购拓展的步伐。
浙江迪安诊断5月份发布公告,拟分别收购江西华星和内蒙古丰信医疗。而就在去年,迪安诊断才收购了北京执信和金华福瑞达,今年1月和2月又分别发布公告拟收购新疆元鼎和云南盛时科华。这企业简直成为了新的“并购达人”,把手一路从华东伸向华北、西北、西南、华中等等。
6月15日,北京乐普医疗公告,拟投资合肥高新心血管病医院,通过收购部分股权并增资的方式,实现对标的医院70%的控制。而在2月下旬时,乐普医疗也曾宣布,全资收购洛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做传统医疗器械起家的,转向投资医院,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4月29日,千山药机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出资不超过人民币1.38亿元与枫湾资产共同发起设立医疗器械及大健康行业的产业并购基金,向具有良好成长性和发展前景的项目进行投资,在项目培育成熟后实现投资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