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医药产业的运行情况总结成一句话,那就是‘三个上升,三个下降’。‘三个上升’是销售收入上升,增长19.1%;利润上升,增长17.7%;出口上升,增长5.1%。‘三个下降’是销售收入的增幅和2011年同期比下降;实现利润总额增幅和2011年同期比下降;出口交货额的超过值增幅和2011年同期比下降。”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在2012中国医药企业家年会上如是说。
利润下滑风险露苗头
“医药销售保持增长,增速持续回落,工业利润总额增幅和销售利润率低位盘整,医药出口增速继续下降。”谈起上半年医药行业的总体形势,于明德表示:“既喜又忧,比别人还好,比自己不好。”
据了解,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行的趋势中,医药企业虽然增幅不高,但是依然在上行,相比整体大势,医药行业的形势已属乐观。
日前,国家发改委报告上半年经济形势中,点到了几个比较好的行业,其中第一个是医药。在GDP只增长7.6%的情况下,上半年医药行业的销售收入增长达到19.1%,利润增长17.7%。其中不乏有几个子行业表现得更好,比如饮片、中成药、卫生材料、医疗器械、医药化学制剂等。
不过,化学原料药利润却出现了负增长,这也是近年来少有的。
于明德指出:“这种情况只在2009年出现过一次,化学原料药利润下降主要原因是消化环保成本的能力还不高,环保标准提速太快。现在两头挤压,一边是所有成本都在上涨,另一边是终端药品价格在不断下降,一升一降让原料药企业很困难,除非其有很强的议价能力,但是这样的原料药产品并不是太多,由此导致了这样的局面。”
从市场表现上看,医药行业上市公司2011年实现营业收入4028.64亿元,同比增长20.22%;实现利润总额456.93亿元,同比增长14.28%;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357.12亿元,同比增长12.4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289.21亿元,同比增长0.25%。尽管医药上市公司整体增速仍保持稳定,但利润增长有明显减速迹象。
和君咨询集团医药事业部总经理吴清功指出:“这一方面是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另一方面是来自药品降价、药品集中采购等行业政策管制带来的压力。盈利能力受创最终致使医药板块整体下探24.38%,跑输大盘4.9个百分点,相比2010年的上佳表现,医药上市公司过去一年可谓经历了阶段性‘降温’。”
据统计,2012年,医药板块整体表现低迷,超过九成的医药上市公司市值均较前一年不同程度缩水。
两极分化下半年难乐观
据了解,我国医药行业在2012年上半年虽然保持了高速增长,却面临着两级分化的局面。从159家生物医药上市公司2012年中报来看,其中营业收入实现增长130家,占81.7%;30家增长幅度超30%;收入下降29家,占18.2%;净利润增长110家,占69%;33家增幅超30%;净利润下降49家,占30%。
虽然呈现两极分化,但是从全行业发展的趋势看,这倒并不是坏事。于明德指出:“虽然两极分化,从企业层面上来看,集约化、规模化已成大势,而且越来越明显。整个行业的集约化和规模化,是一个健康发展的势头。”
面对行业呈现的两极分化趋势,吴清功指出:“看到企业制定完发展战略以后,做大的都是两种能力的集合:基于资源能力和产业机会两方面。在两极分化中,持续向上的企业都是有明确的战略、路径和目标。”
在很多与会业内人士看来,两极分化下的医药行业也呈现出绝佳的整合机遇。中国政法大学刘纪鹏教授指出:“我国的医药行业大多小而散,缺乏规划,产业的重组整合势在必行。从发达国家市场规律看,率先借助资本市场非常重要,靠卖药能卖到前500强是不可能的,在这个产业中并购重组壮大都要依托资本市场,除了可以得到源源不断的筹资来源,还可以通过品牌影响力提升和资源整合迅速在未来的购并中占据主导地位。”
针对下半年的医药行业形势,于明德指出:“下半年剩下的一个多季度,将会是‘摇摇摆摆向前进’,不会太高歌猛进,因为整个产业既有看好的一面,又有看不清楚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