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医改大势所趋 热钱涌入民营医院

继整体飙升4.41%之后,民营医院概念昨日再度起舞,整体上涨1.3%,其中模塑科技一度逼近涨停,收盘价位创历史新高,福瑞股份、金陵药业、恒康医疗等涨幅均逾3%

据悉,去年国内民营医院数量达到1.13万家,同比增逾1500家。按照公立医院改革思路,未来将进一步吸收民营资本参与医改,重点是公立医院改革,凡是法律并未明确禁止的医改领域,民营资本均可介入。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未来数年国内民营医院将进入快速膨胀期。

医改步入深水区

作为深化医疗改革的终极目标之一,消除公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顽疾是重中之重。但不可否认的是,医改至今并未全面解决前述问题,甚至近期在全国各地愈演愈烈的“医闹”事件令医改连续蒙尘。

实际上,国务院、卫计委等相关部门近年来曾就医改问题作出诸多探讨,而医改的核心在于厘清以医疗机构为中心的医疗网络,包括医药工业、医药流通及更为细化的医疗器械等。为此,国务院于去年10月份印发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旨在直接对医疗机构进行改革,其基本理念是逐步引导社会资本改善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准。

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各种类型的民营医院超过万家,约占全部医院数量的40%,然而民营医院门诊量及住院量仅占10%左右。换言之,相当一部分民营医院在口碑及专业方面远不及公立医院,尤其是一二线城市中的三甲医院,最终这些民营医院在效益的压迫下逐渐式微。

为此,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特别强调,公立医院改革应突出机制创新,即“创新社会资本办医机制”,较此前的“扩大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更进一步。此前的公立医院改革对社会资本有所忽视,而事实上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革,可以大范围地提高公立医院的改革效果,同时社会资本以公立医院为母体进行改革,亦可弥补单纯的民营医院在医生编制等方面的不足。

需要指出的是,在政府工作报告之前,卫计委便已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社会办医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医疗、卫生规划须向社会资本放开,允许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革。而在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也强调应支持社会办医,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破除以药补医,理顺医药价格。

据了解,此后参与公立医院改革的社会资本不限于本土资本,也包括境外资本,且医生多点执业正在尝试推进,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此前的对峙局面将趋于消失。复星医药掌门人郭广昌曾透露,复星决意在全国范围内布局500家民营医院,另有一些大型的医药集团也在拓展医疗服务业务,试图在民营医院领域分羹。

民营医院概念崛起

近期民营医院概念风生水起,与今年两会所释放的公立医院改革的创新预期不无关系,不管是国资背景的金陵药业,还是民营资本的福瑞股份、复星医药、恒康医疗,甚至包括主营业务并非医药或医疗服务的模塑科技,均集体获得市场角逐。其中模塑科技创历史新高,金陵药业、复星医药等近期也一度冲击历史新高。东方财富的资金流向数据显示,民营医院概念近两个交易日分别获得1.99亿元、1.48亿元的资金净流入,净占比分别达到9.12%5.29%,受市场资金欢迎的程度在所有板块中名列前茅。

尽管目前多数民营医院生存维艰,但恒康医疗、开元投资、复星医药等公司医疗业务则颇具规模。如恒康医疗去年医疗收入规模达到3949万元,毛利率则高达57.25%。兴业证券最新的研究认为,恒康医疗打造的医疗健康服务集团已初具雏形,公司2013年先后收购的平安医院、德阳医院等均将陆续释放利润。

再如开元投资医疗服务业务年均收入规模约4亿元,毛利率达25%左右,超过公司第一大业务零售业毛利率近9个百分点。复星医药、爱尔眼科等公司医疗服务业务也呈现出增收增利的态势,由此可见,拥有强大资本运作能力的民营资本具备与公立医院类似甚至更强的医院经营能力,并非所有的民营医院都受制于公立医院的排挤。

基于此,近年来社会资本角逐民营医院的动作明显加快,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我国医疗器械产业规模仅占药品市场一成 有待

  谨防医改衍变成药改 药房托管还需进一步观察

  食品药品为何屡成“靶心”?

  仿制药市场或将成为我国原料药企业的金矿

  医药电商:想法很美好 实施有阻碍

  医疗器械大范围整治或加速行业整合升级

  医药行业外包业务将持续增长

  健康服务业蓄势待发 第三方医检率先领跑

  “全”基因测序并不充分

  医疗器械或成2014年医药行业投资热点

医院投资升温 PE机构弃大追小

医疗服务概念被热炒 机构兴趣转向药品股

新GMP推进药企重组雷声大 年初至今16家停牌

二次议价:市场与招标的博弈

年终盘点季

全球医药企业2014年的并购趋势

社保基金青睐医药类上市公司

问题胶囊卷土重来 多家药企紧急撇清

移动医疗时代来临 物联网医学应时而起

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或使多家医药企业受益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