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生存艰难 70%医药代表被迫准备转型!

近日上海“4+7”带量采购实施新政正式发布,这对医药代表而言,绝对不是好消息。近年来,对医药代表而言,简直是厄运连连。特别是两票制和“4+7”药品带量采购政策,让擅长在市场和政策的空隙中野蛮生长的医药代表们痛不欲生,亚历山大,数百万医代群体的生计受到冲击。他们该何去何从?

1、上海落实“4+7”带量采购对药代的冲击

 

219日,上海4+7带量采购实施新政正式发布,上海是4+7带量采购政策公布后首个落实的城市。新政规定“市医保部门对不能正常完成采购量的医院,视情况扣减相应医保费用额度,对处方用量下降明显的医生,加强医师约谈。对医务人员如果对不按规定使用药品,诱导患者用未中选药品或同类品种替代中选品种的,按照相应规定将给予严肃处理。”

这对医药代表而言,可谓惊天霹雳!无论是医院还是医生,必须完成“保证足够的采购量”这一铁任务,“保量”的背后,是药品的降价,降到将药械流通领域的灰色链条彻底斩断。然后中标药企成本压力增加,销售费用可能首先被砍,传统的学术推广、医院推广费用都可能被减少。带金销售失去运作空间,医药代表已经失去存在价值。

2、数百万医药代表将遭遇失业潮

在药价大降,原材料和人工等生产成本却在上升,销售成本也在上升的情况下,作为推广的主力军,医药代表无疑会承受巨大的压力。关于医药代表所遭遇的困境,笔者想从三个层面进行分析:

国家层面

两票制、控制药占比、“4+7”带量采购……国家一连串动作的背后,就是减少流通环节的层层盘剥,这背后至少有如下考量:

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药价、降低老百姓负担;

保证正规药厂利益,让更多性价比高的药脱颖而出;

提高药品的流通等多方面效率;

保证老百姓用药安全;

加强政府对药品的监管工作;

遏制不法的经销商利用假药、次药进行低价竞争;

提高药品的行业集中度,提高对外企药品的竞争力。

关于流通领域,也就是所谓的中间环节,以前是医药代表为主导,一旦被砍,医药代表就已经失去了生存空间。

而医药代表,就是从事医药销售的代表,从《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等国家政策多次发文就已经明确:医药代表,不得承担药品销售任务。不销售的医药代表还能叫医药代表吗?

企业层面

【养不起】据国内一家药企相关负责人分析,两票制、“4+7”带量采购等政策落实之前,药企的销售费用会占很大一部分,基本超过了40%。带量采购后,由于大幅降价,企业所得利润根本不足以支撑此前高额的销售费用。

【不用养】一旦带量采购的品种和用量确定,药企将不再需要雇佣专门的销售团队,药企和医院之间将只存在配送商的角色。既然国家都明确保障使用量了,企业还需要雇佣那么多销售团队来推广吗?这岂不多此一举?

医院层面

从上海的落实政策来看,医院和医生必须“保量换 降药价”,否则医生被约谈。政府出台如此强硬的措施,医院和医生也不会冒着如此大的风险的:

带金销售等已经失去利润空间;

即使有利润空间,医院和医生也不见得敢,何况这纯属吃亏不讨好。

3、医药代表们,转型需趁早

这里要顺便说一下,其实医药代表,即负责相关药品的推广销售工作的人员,在以前有一个职业——医生,实际上也是“隐形的医药代表”。所以,国家才制定诸多政策,目的是先降药价(让药品成为大普药),再提高诊疗费。医生不应该靠卖药生活,而应该靠自己的医疗技术挣钱。

上海落实版的“4+7”带量采购,“医药回扣”最终将会消失,通过卖药拿提成的“医生”们其实也需要转型。以前擅长在市场和政策的空隙中野蛮生长的医药代表们则面临着分流、淘汰、重塑的命运。

实际上,优时比已经不再设置医药代表职位,更多的药企也开始撤销医药代表队伍。福建省医疗保障局党组副书记、局长詹积富甚至说,“如果全国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三甲医院牵手高校 带来区域医疗大变局

  从吉非替尼看4+7药价大幅降价背后的民族药企

  4+7带量采购下药师角色价值回归与转型

  医保局开始DRG试点 药企面临真正考验

  2018年跨国药企“裁员风暴”来袭 全球医药行

  重磅 | 火石创造发布2018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

  深度透视丨4+7带量采购的后续政策看点

  4+7带量采购后医药股暴跌 是正常反应还是不

  Evaluate报告:2024年全球疫苗市场分析 GSK

  为什么神经科技将成为21世纪的淘金热潮

两会声音 | 基层医生最关心的3个问题

一药难求!基层部分常用药短缺

央视报道严管神药 透露重大改革信号!

建立药品追溯体系可有效提高造假成本

2019年政府工作任务公布 医药行业重点来了!

我国化药制造业未来五大趋势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