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5年11月27日电 /美通社/ -- 白求恩公益基金会与上海中信国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国健)在北京启动了面向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益+希望-白求恩·益赛普?公益捐助项目”,这是该领域内首个国内生物制剂公司携手基金会开展的公益捐助项目,旨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改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
白求恩基金会与中信国健启动“益+希望 白求恩·益赛普公益捐助项目”
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是最常见的风湿免疫性疾病,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目前全国大约有1000万病患。生物制剂的出现,给广大患者带来了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是该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但是,由于价格方面的原因,目前只有不到10%左右的患者有条件使用到这类药物。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曾小峰教授介绍了中国风湿免疫疾病的发病状况和临床治疗,指出: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需要长期治疗,个人和社会都承受着极大经济负担,“益+希望-白求恩·益赛普?公益捐助项目”的开展,将减轻贫困患者的经济负担,使更多患者获得及时救助,避免因病致贫而失去继续治疗的机会。
风湿疾病危害公众健康 甚至致残失去劳动能力
风湿免疫性疾病是关节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严重危害公众健康。据统计,目前我国大陆地区的类风湿关节炎患病率约为0.2%-0.4%[1],据此推算患者人数约为500万左右,其中最大的群体是中老年妇女。而强直性脊柱炎则好发于16-25岁的青年,尤其是青年男性,目前我国强直性脊柱炎的患病率约为0.3%[2],据此推算患者人数已接近400万。在庞大的患者基数群体中,有关研究显示,75%的患者在发病两年内即可出现骨破坏,骨破坏一旦出现则不可恢复。高达80%的患者在患病20年后出现残疾;有工作能力患者中,有1/3的RA患者在发病之后2年内丧失劳动能力[3]。
曾小峰教授介绍说,生物制剂已经在临床应用十多年,积累了大量循证医学证据,极大地提高了风湿疾病的治疗效果。相比传统药物,生物制剂具有起效迅速,延缓骨质破坏,避免恶化和形成残疾。坚持及时、科学、合理治疗,可以有效防止疾病进展,改善疾病预后。目前在我国,治疗风湿疾病的费用对很多家庭来讲都是个不小的负担,许多患者因为经济困难,存在服药用用停停的现象,从而导致病情出现反复。繁重的经济负担导致许多患者家庭因病无力后续治疗,急需社会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
益+希望 共战风湿疾病
为继承和弘扬白求恩的伟大精神,帮助风湿免疫患者坚持科学规范的治疗,减轻疾病痛苦,减轻经济负担。中信国健无偿向白求恩公益基金会捐赠价值4600万元的益赛普?,计划为符合医学条件和经济条件、经过初期生物制剂治疗有效、且安全性良好,但因为经济原因无法进行后续治疗的低收入或低保患者,提供免费的后续治疗援助。
“益+希望-白求恩·益赛普?公益捐助项目”由白求恩公益基金会设立“项目办公室”,并负责该项目的执行与管理工作,依据项目志愿医生专业的医学诊断及公益捐助流程,将捐助的药品免费发放给符合项目医学条件与经济条件的患者,让患者得到更持久和有效的医学治疗。
白求恩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李深清先生在会上表示,对风湿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是一项长期的复杂性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与重视;风湿疾病患者健康水平的提高更加需要社会各方力量的支持,只有我们携起手来,给予患者更多关爱,共同抵御疾病带来的侵害,才能共同创造关节健康美好的未来。中信国健积极参与关心、关爱贫困风湿疾病患者的健康,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相信通过“益+希望-白求恩·益赛普?公益捐助项目”的开展,将切实减轻广大贫困患者的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