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上半年西药进出口数据分析:脚步放慢,预计全年增幅5%~8%

2015年上半年,我国西药类产品进出口贸易增速放缓,进出口总额为293.35亿美元,同比仅增长了4.55%,增幅比2014年上半年的10.31%下降了5.76个百分点,并且为十年来最低。

从出口情况看,2015年上半年我国西药类产品出口额为161.3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87%,增幅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22个百分点,出口数量同比增长4.79%,出口平均价格同比略降了1.05%。在全部医药产品出口贸易中占比近六成的西药类产品出口增长乏力,直接拖累上半年医药产品出口增长。

从进口情况看,2015年上半年我国西药类产品进口额为132.01亿美元,同比增长5.40%,较去年同期16.04%的增速有明显回落。进口数量同比增长了8.40%,成为拉动进口额增长的主要因素;而进口均价略有下跌,同比下降了2.77%

上半年,我国西药类产品贸易顺差额进一步收窄至29.33亿美元,但顺差额降幅仅2.49%,进出口贸易双双走出低速增长行情。

出口情况

今年以来,我国西药类产品出口增长乏力,从单月出口数据上看,仅245月三个月份出口额同比增长,而136月出口额有所下降,尤其3月份出口额下降了7.58%。尽管2月份同比增幅显著(42.5%),但这主要得益于去年同期出口额基数小,而受春节假期影响,2月份的单月出口额仍最少。 

(数据来源:医保商会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整理,下同)

1刚性需求保持,出口价格持续下跌

2015年上半年,我国西药类产品出口市场格局未发生变化,总的刚性需求仍保持,但受各地区经济状况影响,各市场表现不一。

亚洲作为我国西药类产品最主要的出口市场,出口额维持低速增长,同比增幅为3.42%;随着美国经济持续复苏,北美洲市场回暖,对其出口额同比增长10.87%;而另一大出口传统市场欧洲,因经济不振,市场持续低迷,加之欧元汇率持续走低,对其出口额同比仅略增1.65%;对拉丁美洲、非洲、大洋洲几个新兴市场出口额增速分别为3.96%0.39%5.09%

事实上,从出口数量上看,几大出口市场对我国西药类产品的需求仍持续增长,但与之对应的,却是出口价格的普遍持续下跌。这一特点在中东、拉美洲、大洋洲三个新兴市场的出口表现尤为突出,对这三大市场的出口量增幅显著,同比分别增长了13.80%19.20%9.41%,但同时出口均价却也下滑明显,同比分别下降了10.85%12.79%3.95%

可见,当前国际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多数企业仍选择牺牲价格、让利保量来维系出口现状,尤其在更多企业大力开拓新兴市场的过程中,拼杀更为惨烈。

2美国市场回暖,欧洲不甚理想

具体从主要出口国别上看,2015年上半年,我国西药类产品共出口至188个国家和地区。印度仍为第一大出口贸易伙伴,市场占比达14%。我国对印度出口的西药产品94.36%为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主要用于印度制药企业加工生产成下游原料药或制剂产品再出口。因印度制药产业也是外向型,受外部需求不振影响,其采购意愿有所降低。此外,我国部分原料药因环保压力停限产造成供货不足,也影响了对印出口。上半年,我国对印度西药产品出口额同比仅增长了3.58%,增幅较之上年同期下降了7.28%

美国作为我国西药类产品第二大出口贸易伙伴,市场占比达13%。随着美国经济持续复苏,其市场从去年起逐步回暖,企业订单和询价开始增多,出口量显著增加。2015年上半年,我国对美国西药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10.55%,出口均价同比微降0.35%。可以看出,出口增长由需求拉动。

与美国市场回暖相比,上半年,我国西药类产品对欧洲几大主要市场的出口不很理想。尽管德国、荷兰、西班牙、意大利仍排在我西药出口前十大贸易伙伴之列,但对德国、荷兰的出口呈现负增长,出口额同比分别下降了7.65%4.59%;对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出口额同比分别小幅增长了5.35%2.83%。而前几年一直跻身前十市场之列的比利时,出口额也同比下降了6.85%,仅排在了第十二位。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出口排名第八位的泰国市场。上半年,我国西药产品对泰国出口涨幅显著,在出口量价双升的作用下,出口额同比大涨了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大病医保落地:哪类医疗器械产业终将获利?

2015年上半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收入1080.92亿

北京严查医疗器械经营 六点值得关注

精准医疗 未来谁将抢占先机

药价“松绑”两个月,失控还是回归?

广药1.5亿+复星医药2亿,重庆医股股份认购成

上海莱士47亿收购同路生物或存风险

药价改革迷思:单兵突进难撼中国畸形医疗体

医药企业互联网电商“有所为有所不为”

中药材坐上过山车 价格开关谁来控制?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