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市场快讯 其他药物 中药材/API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甜味剂甜菊糖将迎来出口的黄金时代

自2011年底欧盟批准了甜菊糖苷可在27个成员国使用之后,可以说,甜菊糖在欧美市场的使用正式驶入加速扩张的快车道。来自植提桥的信息透露,中国甜菊糖苷生产企业对国际市场普遍持乐观态度,认为欧洲市场大门已经打开,一些中型企业均有不同程度的扩产行为。

出口如日中天

统计显示,国产甜菊糖苷有80%用于出口,主要市场为日本。目前全国种植甜叶菊的省份已从原来的苏、皖、赣、闽等南方省推广至山东、新疆、东北、华北、湖南等地区,估计全国甜叶菊栽培面积已超过300万亩。按甜菊糖苷平均含量30%计算,2011年全国甜菊糖总产量约有4000多吨。

我国甜菊糖出口并非一帆风顺。在2002年时,一些境外媒体报道称中国产甜菊糖对人体有害,直接导致国外许多添加中国甜菊糖的食品下架,许多国家因此不再进口中国甜菊糖产品。受此打击,此后几年里中国甜菊糖出口陷入低谷。

转机出现在2007年。当时西方医学媒体界掀起了一阵批评阿斯巴甜的风潮,并称经常食用含阿斯巴甜的食品饮料会引发老年痴呆症及其他疾病,一些西方医学专家甚至认为阿斯巴甜具有类似于“神经毒素”的副作用,这些报道引起西方市场的极大恐慌。在这一形势下,美国等西方市场重新审视食品饮料中大量使用阿斯巴甜等合成甜味剂的安全性问题,并发现来自植物的甜菊糖是最理想的合成甜味剂替代产品。在美国众多食品生产商施予的强大压力下,美国FDA终于在1998年同意甜菊糖可用于食品饮料中,并在此后承认了甜菊糖属于GRAS级的食品添加剂。

这等于为甜菊糖进入发达国家市场发放了一张准入通行证。很快地,甜菊糖在国外市场被大量用于生产各种食品饮料以及无糖型食品。2007年以后,我国甜菊糖出口开始升温,从2007年出口金额不到1亿美元,增加至2009年的1.25亿美元,2011年更是猛增至5.7亿美元,从而使甜菊糖一跃成为国内出口金额最大的植提物产品。江西、山东和江苏是国内甜菊糖出口量最大的3个省,甜菊糖产量和出口量占国内总产量和出口量的80%。

日本、美国、韩国、马来西亚、加拿大、墨西哥、俄罗斯、瑞士等国家是中国出口甜菊糖的主要市场。目前全球甜菊糖市场总销售额已有15亿~17亿美元,年增长率超过21%。

产量增加或稀释价格

据了解,目前我国已有产能超过50吨/年的甜菊糖厂近30家,可以提供RA20、RA40、RA60、RA80、RA95和RA98及TSG95等规格的甜菊糖产品。其中,江西普赛科生物公司和山东华仙甜菊公司这两家企业的甜菊糖年产量超过1000吨,是国内生产规模最大的甜菊糖生产企业。目前,由于国际市场甜菊糖前景看好,不少甜菊糖生产企业正在投建新的生产线。湖南双峰县已与江苏海澜公司达成合作协议,两家共建一条年产500吨的新生产线。而加拿大GCG公司已在山东和江苏分别建一条年产500吨以上的高纯度甜菊糖生产线,所有产品全部返销北美洲市场。黑龙江省近年来已成为国内主要的甜菊糖生产、出口基地,年出口量达500吨以上,其产品95%出口至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年出口总值超过600万美元。

国内的甜菊糖苷市场目前保持稳定。下游企业也在寻求新的竞争点,未来会推动我国本土市场消耗甜菊糖苷的数量。据植提桥的预计,未来不排除甜菊糖苷价格继续走低的可能。目前,甜菊糖苷RA95和RA97产品价格均在800元以下,RA95价格在700~750元/公斤,RA97则在750~800/公斤。

全球高增长时期到来

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食品工业界除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等大公司曾少量使用甜菊糖之外,大多数美国食品厂商对甜菊糖持观望态度。绝大多数美国食品企业长期以来使用高果糖浆和阿斯巴甜等合成甜味剂。但随着西方医学界对合成甜味剂的批判声音越来越大,寻找安全、天然、低热量的甜味剂成为食品生产商的首要任务,甜菊糖由此成为西方食品生产商的首选产品。如今美国市场的食品饮料基本都添加甜菊糖,甚至奶粉或烘焙食品也添加甜菊糖。瑞士甚至将甜菊糖列入本国药典作为糖浆剂、口服液或含片的主要甜味剂原料,取代了糖精钠等传统药用甜味剂。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2012年中药保健品研发应用情况研究分析

  OTC价值创新要上“中国色”

  我国OTC产业增长滞后于医药行业水平

  大环内酯类原料药市场分析

  2011年冬虫夏草出口量减价升

  我国疫苗产业仅处于行业中早期

  终端上柜销售是确保OTC销量的关键

  专利药与仿制药 医药竞争无界

  OTC营销:形式产品不只是形式

  舆论漩涡中的海外中医

2011年原料药出口:40%品种出口量下降

2011年环丙沙星原料药出口量价齐升

中成药“出国”另辟蹊径

环丙沙星原料药生产和出口前景看好

零售药店规模同比攀升 OTC国内市场稳健上行

国内原料药行业高成本下“问道”

首季VC出口告急 原料行业亏损严重

中药注射剂市场回暖 前景可期

2012年一季度:人参植物提取物担纲中药出口

中药注射剂:重拾信任要靠产业升级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市场快讯 其他药物 中药材/A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