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医药行业最重要的投资主体之一。
2014年5月2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拟放开网上药店的处方药销售。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9月1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共发放306张《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其中第二方批发交易类B2B证书72家,开展业务不超过20家,第三方批发交易类B2B证书12家,网上销售类B2C证书222家,但这个领域开展业务的不超过80家,但销售规模已经超过百亿元。
据了解,美国医药电商占美国药品零售额的30%,2013年销售额高达743亿美元左右。因此,行业内外均对上述政策抱有十分巨大的期待,有分析认为,一旦处方药网购市场开闸,意味着我国医药电商市场将从目前的近2000亿元扩张为万亿元。
对于传统企业来说,医药电商将颠覆药品流通模式,这对医药商业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而这些企业唯一的方式就是拥抱互联网。不过,在一些上市公司只是停留在表达愿望的层面时,另外一些上市公司已经开始加足马力布局这一领域。
据了解,包括嘉事堂、九州通、一心堂、太安堂、上海医药、第一医药、国药股份、英特集团、康恩贝、以岭药业、海虹控股、同仁堂等上市公司纷纷布局这一领域。
嘉事堂12月20日公告称,为适应医药市场发展,拓展公司医药电商业务,公司决定向全资子公司北京嘉事堂连锁药店有限责任公司增资,后者于2010年获《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嘉事堂在深交所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对于医药电商领域一直保持高度关注,此次连锁公司增资是公司进入该领域的一个标志,公司将会以不同于以往的新的具有嘉事堂特色的商业模式开展电商业务,目前没有进驻现有的医药电商平台的安排;一心堂今年10月份发布了将规划发展电商业务的公告,拟按实际业务需要投入自有资金购买相关软、硬件,设立、调配专业经营管理机构,组织完成项目实施及经营管理活动开展等等;今年8月29日,以岭药业宣布进军电商领域,前京东医药城执行总监邵清被聘为以岭健康城电商事业部总经理。
此外,康恩贝等企业则通过收购现有的医药电商平台切入该领域,而且出资不菲。12月4日,康恩贝宣布拟以现金2.71亿元受让浙江珍诚医药在线股份有限公司30.81%股份,后者是我国首批获得医药分销B2B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质的企业,拥有自主开发并运营的医药B2B电子商务平台“医药在线”、E路融及网上药博会等。
此外,一些医药圈之外的大佬也纷纷布局这一领域。今年1月份,阿里巴巴出手超10亿元收购中国香港上市公司中信21世纪54.33%股份,而后者拥有第三方网上药品交易牌照。另外中信21世纪还掌握着中国唯一的药品监管码体系,后者可谓是中国药品领域最大的数据库。另外,腾讯通过联手九州通也切入医药电商业务。
从目前的市场格局来看,各路大佬对医药电商模式的探索也各出奇招:其一是以嘉事堂、一心堂、国药股份、第一医药、九州通、上海医药、英特集团为代表,这7家公司属于医药商业领域,因其具备线下连锁药店、药品配送能力,而被市场看好;其二是以岭药业、太安堂、康恩贝、康美药业、同仁堂这类药品生产企业进军医药电商,此外还有传统医院、传统企业和HIS厂商的整合;其三是第三方药品销售平台,例如天猫医药馆、京东、一号店;其四是以健一网、七乐康为主的独立垂直电商等。当然,各种模式有其自身特色和优势,但最终哪路英雄能真正在医药电商圈笑傲还有待观察。
不过,互联网对医药行业的改造远远不止上述所说,更多的还包括改变医疗服务、信息化、数据化,塑造品牌、创造新模式,而这更是有待开发的潜力市场。
90家药企年内接踵停牌
并购重组大戏愈演愈烈
医药行业在2014年上演了一幕幕并购重组大戏。在一些药企跑马圈地的同时,一些非医药类企业也纷纷涉足该领域。在轰轰烈烈的并购重组事件背后,为了实现收购资产和上市公司利益无缝对接,一些上市药企开始尝试新的方式—设立投资并购基金的模式实现企业外延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