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6日,复星国际与复星医药发表联合公告称,其下控股子公司SISRAMMEDICAL LTD(以下称“Sisram”)获香港联交所确认可进行建议分拆及上市。消息发布的两个小时后,复星医药再次发布乌克兰卫生部同意注射用重组抗HER2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进行III期临床试验批准的公告。22岁的复星医药正值年青力壮,既勇于在外延扩张的路上一路高歌,攻城略地,更不忘埋头深耕研发创新,内生增长势头强劲。
研发激发内生增长
复星医药正在持续加码研发。
2016年,复星医药药品制造与研发板块专利申请达103项,其中包括美国专利申请21项,日本专利申请2项,欧洲专利申请3项,PCT申请6项;获得专利授权30项,其中22项为发明专利(含美国专利2项)。1.1类创新药PA-824及片已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提交临床申请并已获准入临床试验;单克隆抗体研发步伐进一步加快,除了注射用重组抗HER2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之外,重组人鼠联合抗CD20单克隆抗体注射液、重组抗TNFα全人单克隆抗体注射液(用于类风湿关节炎适应症)、重组抗VEGF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重组抗EGFR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注射液及重组EGFR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处于或获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回报也是大家都看得见的。
财报显示,复星医药2016年实现营收145.06亿元,其中,制药研发业务占大头,实现营收人民币101.5亿元,较2015年增长14.78%。
复星医药在国内制药版块,已经拥有了相当充分的话语权,其目前在中国药品市场最具潜力和成长力的六大疾病领域(心血管、代谢及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抗感染、抗肿瘤)已形成比较完善的产品布局,且主要产品均在各自细分市场占据领先地位。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复星医药生产的医院用药处方药的销售收入位列全国第六。
如今,乌克兰卫生部同意注射用重组抗HER2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进行III期临床试验批准,意味着在研发版块勤勉“种树”的复星医药,离大丰收又迈出了一大步。
注射用重组抗HER2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由罗氏的三大畅销药之一赫赛汀,一种专门针对HER-2阳性乳腺癌的分子靶向药物。自1998年获FDA上市以来,先后被批准用于治疗乳腺癌、胃癌,并于2002年进入中国市场。
2016年,赫赛汀实现营收67.82亿瑞士法郎(约合70.34亿美元),同比增长4%,全球销售排名第八。然而任何一种新药都难逃专利到期的命运。2014年赫赛汀的欧洲专利已经到期,这也是复星医药选择在乌克兰做III期临床试验的原因,只要达到乌克兰相关的法规要求,便可抢先在乌克兰上市,通过国际化路线实现内生增长。
可以看到,复星医药的研发以小分子化学创新药、高难度仿制药、大分子生物药、特色制剂为主,而丰富的“生物类似药+生物创新药”单抗产品线梯队也让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有了充分保障,再加上与KITE(全球免疫细胞治疗研究领域的先驱公司)建立国内合作,拥有KTE-C19在中国的相关权益,顺利跻身全球免疫细胞研究的最前沿战场,潜力无限。
加速医疗器械布局
医药工业版块表现可圈可点,但走综合型发展路线的复星医药,在其他版块也没有落下脚步。
总体而言,复星医药主要分为医药工业、医药商业、医疗服务、医学诊断、医疗器械五大板块。其中,医药工业是主体平台,而医疗器械平台,也是复星医药明确2017年将加大投入的版块。
6月6日,复星国际与复星医药发表联合公告称,其下控股子公司SISRAM MEDICAL LTD(以下称“Sisram”)获香港联交所确认可进行建议分拆及上市。对于分拆Sisram上市,复星医药方面回复称,主要目的为“为旗下产业链完整且运营良好的子公司提供资金保障;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技术研究及新产品开发,市场扩张及品牌推广等”。
2013年,复星医药在以色列注册成立了Sisram,紧接着通过Sisram支付2.2亿美元收购以色列医疗美容器械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