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企业的中报陆续公布,本报记者梳理发现,不少个股今年中报业绩预计表现不错。
医药、白酒、食品等大众消费类个股长期被看做是A股防御性品种。而在经过了前期市场深度调整后,多数机构指出,未来投资要结合基本面和成长性。分析人士表示,从投资的角度看,优质的医药股存在继续布局的机会。
药价放开后
传企业欲提价被约谈
“6月1日开始发改委放开了全国大部分药品价格,看上去充分交给市场了,但价格提升却很难。”业内人士表示,监管部门正在严格监测市面药价波动,避免出现企业和医疗机构借药价改革之机乱涨价、乱收费现象,维护药品市场正常价格秩序。
相关统计显示,6月份我国药品价格投诉举报数量在所有行业中排名第四,举报投诉共442件,环比增加6.25%。记者获悉,近期已有广州本土药企因传出旗下多款明星产品不排除涨价可能性的消息,而遭有关监管部门约谈。
“其实同质化程度高的仿制药都不敢轻易提价,因为很可能丢市场份额;真正敢提价的要么是独家品种,要么就是毛利过低的低价药,或者是拥有口碑和份额、自认议价能力高的药品,长远来看,药品作为特殊商品逐步放开价格,并不会带来普涨行情,而更可能经充分竞争后带来药价下跌效应。”该观察人士称。
无论从政策面还是市场情况进行分析,药企正在告别高利润时代,要开始努力赚“辛苦钱”或靠含金量高的创新产品做“独门生意”。
投资布局
国信证券分析师邓周宇也表示,在大幅调整后,市场重回寻找安全边际和重视基本面,建议聚焦业绩确定增长的医药股,如中报可能高速增长的亚宝药业、福瑞股份、华海药业、天士力、康美药业等。一些增长稳定,估值较低的个股如东阿阿胶、白云山、双鹭药业等在震荡市中是防御性较强的个股。
掣肘
行业增速料回落至10%左右
业界预计今年行业增速将回落至10%附近。一位观察人士说,医保控费、招标压价两道关卡就足以让不少企业“欲哭无泪”,尤其是临床反馈稍差、价格过高产品,业绩或大幅下滑。
“医保基金支付压力非常大,此前有关部门已反复强调要严控医保费用,政府的核心目的只有一个——药价降下去,服务提上来。而对于药企来说,医保控费丢失的可能是量,招标杀价丢失的可能是价。所以营收、利润要想保住都不容易,更别说增长。”观察人士表示,同质化严重、替代产品多的化学制药领域竞争将更激烈,拥有差异化核心优势且受市场肯定者或能避免被波及,甚至实现放量增长。
业绩
整体业绩增速放缓
在整体业绩增速放缓中,仍然有不少上市药企业绩表现出色。总体上看,生物医药股攻守兼备的作用仍然存在,且二季度基金等机构持股已向医药股倾斜。因此,经过调整后,为不少优质个股带来新的布局机会。
记者从同花顺系统提取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A股共有104家生物医药类个股发布半年业绩预告,其中,预增和扭亏等报喜类公司数量有65家,占比为62.5%。其中,上海莱士、双龙股份、吉林敖东、海普瑞等业绩增幅都有望超过100%。已经披露中报业绩的沃华医药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虽然只有3828.42万元,同比增幅达691.70%。
投资分析
一位长期跟踪医药板块的券商分析师认为:“由于中国医药企业非常多,虽然总体上盈利放缓,但多数上市公司还是很不错的,特别是有自己独特的产品,有政策支持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