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主题报告】杨胜: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成绩与未来走向

92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化注册管理司副司长杨胜在2017年(第34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上为参会嘉宾介绍了我国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情况和未来改革方向。

201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拉开了我国药品审评审批改革的大幕。那么国家为何如此重视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呢?杨胜认为,医药产业的升级创新,关系到我国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兴旺发达,而药品的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关系到药品从实验室到临床再到市场的每一个环节,是落实国家“四个最严”要求的重要举措。

接着他回顾了近两年药品审评审批制度的改革进展。首先是改革化学药品注册分类,由过去六类变为现在的五类。杨青表示,化学药品注册分类改革的核心是提高药品受理审批水平的标准。通过对比改革前后化学药品受理量,我们发现化药申报数量在16年时有明显下降。从创新药方面看,近两年新药申报占据申报总数近半壁江山,由此可见创新的重要性。此外,在审评审批过程中,对于临床急需药品我们给予优先资格,据统计,随着制度实施,获得优先资格的药物审评审批所用时间不断减少,绿色通道效率越来越高。

其次,随着改革进行,药品审评中心的力量也在不断加强,从过去的100多人增加到现在的700人。中心内部还建立了多种沟通交流机制,仅今年上半年,就进行了156次沟通会议。此外,我们还通过内部制度创新和改革来优化审评审批工作。如此一来,中心待审申请数量从15年最高积压2万多件下降到了现在的4878件,积压问题基本解决。“积压问题的解决加上近两年批准上市产品数量下降从侧面体现了我国药品审评审批标准的提升。”杨胜说。

之后杨胜介绍并分析了我国一致性评价工作情况。一致性评价工作是对已上市产品的一次再评价。为了保障一致性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组建了一致性评价办公室,并成立了一致性评价专家委员会。截至目前总局共开展了15场一致性评价培训,参训人员超过万人。此外,在药品审评中心网站上,我们还建立了备案平台,对所有备案的企业自选参比制剂进行公开,方便业界形成共识。据了解,一致性评价工作与06年相比,企业积极性明显升高,对产品的取舍也有了明确态度。从备案平台数据来看,企业间一致性评价工作的竞争非常激烈。

此外,杨胜还介绍了一致性评价工作近期的一些调整。2017825日,总局发布《关于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有关事项的公告》,对一致性评价工作程序进行了调整。一是一致性评价工作由省局受理调整为总局集中受理,统一审查标准。二是由中检院调整为药审中心组织技术审评,与仿制药注册申请统一标准。三是允许企业委托第三方开展检验,但有因检查需在指定药检所检验。四是由药审中心发起有因检查,由核查中心组织检查。五是对工作时限作出明确规定,受理5日,审评120日。

关于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改革,杨胜表示,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对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最近总局开始试点多种情况下持有人责任监管,包括企业整体搬迁、企业兼并重组、集团公司内部产品调整、研发机构所属企业之间的文号调整等情况下的持有人监管都在试点范围内。“要让企业充分享受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带来的红利。”杨胜说。

最后,杨胜向参会嘉宾分享了药品审评审批改革的未来方向。第一是充分调动临床资源,包括实行临床试验备案制管理,GCP认定由官方认定改为第三方认定。第二,为了让新技术和新疗法更快造福临床,将来会设一些有条件批准的情形。第三是激发市场活力,保持创新药和仿制药的平衡,探索建立专利链接制度、专利补偿制度等。第四是加强试验数据核查。第五是尽快结束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推广,落实持有人责任。第六是加强监管队伍的能力建设,“业界有许多很好的研发理念,因此我们一定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审核核查队伍,来保证对产业的良好服务。”杨胜说。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主题报告】黄心宇:发挥医保作用的几个关

  堪比房价!伟哥平均涨价幅度超过20%!辉瑞是

  新形势下企业和投资人如何“看对眼”

  青海省:2017年青海省第二类疫苗集中采购拟

  中国首部仿制药蓝皮书正式发布

  上海CMEF会议论坛:如何应对MDSAP审核

  山东省:2017年关于对部分挂网产品进行调整

  多位专家支招:严厉打击医疗腐败“潜规则”

  三甲医院编制改革试点年内落锤 公立医院改革

  “突破性疗法认定”实施5年 罗氏成最大赢家

【主题报告】杨青:创新体制机制 主动应对药

【主题报告】何维:基因工程免疫细胞疗法对

【主题报告】桑国卫:公开、协作和合作的转

重磅:汇智·重构·跨越 2017年全国医药工业

【主题报告】顾金辉:重大新药创制要实现跨

【主题报告】韩会学:新形势下药物政策发展

【主题报告】于明德:点赞药品监管制度改革

【主题报告】樊代明:整合医学是必由之路和

【圆桌对话】两院院士共谋中国医药创新之路

【主题报告】陈文德:致力解决病患对药物的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