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名称 行业信息 政策导向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卫生部酝酿血液制品业支持政策

卫生部部长陈竺日前在出席2012年中国卫生论坛期间表示,为实现此前提出的血液制品“倍增”计划,卫生部正在研究相关政策,并将会同工信部等部委共同探讨,出台对血液制品生产和应用的支持措施。

陈竺介绍,当前制约血液制品行业难以满足临床需求的最大瓶颈是血浆原料短缺,国务院下一步也将研究出台单采血浆站设置方面的规划和政策,推动血液、血浆原料的合理采集。卫生部医政司血液管理处人士同时介绍,浆站设置方面的规划意在推动地方政府加大对浆站设置的支持,打破血液制品生产中的血浆原料瓶颈。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821表示,如果浆站审批能够放宽,浆源短缺的束缚能被打破,血液制品行业将明显受益。

政策扶持逐步细化

陈竺表示,江苏泰州下一步将建设一家新单采血浆站。在即将出台的新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凝血八因子等血液制品将被纳入。陈竺认为,人口数量多的省份和发达地区应支持单采血浆站建设。

这意味着血液制品行业获得的政策扶持开始逐步落地。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临床医疗对血液制品需求的不断增加和产品短缺的大规模出现,政策层面的调整不断加快,在保障采浆安全的前提下,加大了对血液制品行业的鼓励和支持。卫生部曾于2008年颁布《单采血浆站管理办法》,对新设浆站提出了严格的门槛。在此之前,还曾出台了《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关于单采血浆站转制的工作方案》等,严格控制浆源安全并开展了浆站整顿工作,血液制品业原料供应也遭遇寒冬。

2011年底,因贵州省关停16家单采血浆站,导致血液制品供需紧张加剧。乙型血友病“救命药”凝血酶原复合物等在23个省份出现短缺,引发社会广泛关注。20111225,卫生部部长陈竺在第三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上提出,力争“十二五   ”期间血液制品供应量比“十一五”末增加一倍,研究将更多血液制品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血浆原料短缺正是“倍增”计划的最大障碍,为打破瓶颈,2012年初,卫生部发布《关于单采血浆站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鼓励各地设置审批单采血浆站,并适当扩大现有单采血浆站的采浆区域,提高单采血浆采集量。要求各地在设置审批单采血浆站时,向研发能力强、血浆综合利用率高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倾斜。

根据卫生部最近数据   ,我国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年加工原料血浆能力1.2万吨,全国医疗市场对血液制品生产用原料血浆的年基本需求为8000吨。但2010年全国年采浆量为4180吨,仅相当于需求量的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我国医保政策转向大病医疗负担 剑指因病致贫
《“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解读
卫生部副部长:医改核心是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陈竺:医药产业发展须服务医改大局
回首三年新医改:安徽模式开拓了医改思路
五部委发布2012年公立医院改革工作通知
药用辅料行业监管趋严 从产业链把握质量
看基药供应保障政策利与弊
新医改中医院激励机制问题亟需破解
卫生部:加强公立医院控费工作 推进医保支付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政策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