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上海医改办日前强调,2015年医药分开将会全面推进。其中,作为国务院医改办在上海的唯一试点,长宁区将在年内全面推广“定点药店处方外配”模式,试点处方外流。业内人士指出,处方外流意味着限制零售药店发展的最大瓶颈将被打破,行业龙头企业有望先一步分羹千亿级的处方药市场。
事实上,长宁区卫计委早在去年年底已在西法华社区尝试试点“定点药店处方外配”模式。患者在西法华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付费后,可凭医保卡、发票和处方到附近定点药房取药。参与试点的得一大药房工作人员向大智慧通讯社表示,患者在西法华社区卫生服务站完成就诊付费后,只要带着服务站提供的处方、发票和一个绿色袋子便可直接到药店取药。“只要是服务站能开的药我们这里都有,现在每天取药的人有100多个,人数和直接买药的差不多。”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医院处方不能外流,中国公立医院掌握了药品销售的绝对主导权。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医药零售市场总规模12,645亿元中,医疗终端市场总规模达到10,026亿元,占比79.29%。
券商人士指出,以上述数据预估,若通过处方外配将医疗终端10%的药品销售导入零售药店,零售药店有望新增1002.6亿的药品销售收入,增幅近40%。“直接利好当地零售龙头企业。”
对此,上海医药内部人士称,公司旗下连锁药店是长宁区的试点药房,“定点药店处方外配”模式符合公司的发展战略,有利于公司更好的开展以DTP(高端药品直送)为基础的电商业务。“公司将积极争取与政府更大范围的合作。”
该人士进一步表示,“定点药店处方外配”模式的合作上,上海医药具有天然的优势:旗下主要的连锁药店品牌华氏大药房在上海市网点数达600多家,有良好的口碑;其次,华氏大药房中有很多医保定点药房;同时,公司已有药房托管业务,公司系统天然与医院HIS系统对接,一旦处方外配在上海全面铺开,只需对内部系统进行调整即可投入使用;此外,公司医药工业、商业业务成熟,可确保药品储备充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