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中国医药工业:400亿成新标杆 11家企业超百亿

629日,2013年度工信部“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在第31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上发布。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是中国医药工业的中流砥柱,此榜单一直被业界称作医药行业的“风向标”,为行业发展树立新标杆,也为中国医药工业的版图、产业格局、发展态势提供了权威、公正、客观的视角。

百强企业门槛提高

今年,广州医药集团和修正药业主营收入首次跨过400亿元,成为榜单前两名。11家企业超过百亿,主营收入在50亿—100亿元之间的企业有25家,百强企业的门槛已经超过20亿,平均规模水平亦明显提升。

业内人士分析,“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是以医药工业主营收入为排行指标的,所以规模是百强企业最重要的特质。规模体量的成长,对于企业的市场竞争、议价能力、影响力以及为日后营造更好发展空间等都至关重要。“400亿”俨然成为中国医药工业企业规模新标杆。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吴海东副司长认为,当前中国医药经济的重中之重就是稳增长,医药工业为稳增长做出了贡献。但是百强企业集中度离我国十二五规划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希望百强企业家们,奋发有为,百尺竿头再进一步,争取实现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和任务。

中医药发展步入黄金期

此次榜单中入围的中药企业整体上好于化药企业。入围中药企业中主营收入同比增长超过30%的有8家,占入围中药企业总数的1/3,而化药企业中达到这一标准的企业占比不到1/10。榜单上入围的这些中药企业大部分都有独家品种进入国家基药目录或省级增补目录。

业内人士分析,医药行业是一个典型的政策驱动型行业,政府政策的引导对于市场的未来发展有着很强的指向性。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子行业作为我国重要的医药创新资源,近年来得到了国家政策明显的倾斜和支持。

20133月发布的新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新增了超过40个中药独家品种,大大出乎市场预料。此后各个省级基药目录的增补也基本延续了这一路线,各地手握独家品种的中药企业纷纷受益。众所周知,独家品种进入基药目录后,市场的排他性加上目录的保驾护航,产品销量爆发式增长可期。

20135月,商务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中医药服务贸易重点项目、骨干企业(机构)和重点区域建设工作的通知》,旨在中医药医疗、保健、教育、科研、产业、文化等方面实施一批中医药服务贸易重点项目,扶持建设一批中医药服务贸易骨干企业(机构),创建一批综合实力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医药服务贸易重点区域。20137月,国家卫计委、发改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5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通知》,要求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中医药补偿机制,区别对待中药饮片,充分考虑中药饮片价格形成机制和管理成本,研究制订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形成鼓励使用中药饮片的有效机制;同时在全民医保中鼓励使用中医药服务,加大对中医医院的投入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1014日,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印发,“全面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被列为第四项主要任务。业界普遍认为,随着中医药被确立为大健康服务业支撑产业,在中医药“治未病”、物美价廉的优势正越来越得到认可的大背景下,中医药产业发展步入了一个黄金时期。

医药产业步入整合时代

从增长路径来看,企业的发展无外乎两种——内生式增长和外延式扩张。外延式并购扩张是重量级企业超常规发展的必经之路。

国际制药巨头在华子公司,如大连辉瑞、上海罗氏、诺和诺德(中国)等,这些企业主要凭借着独特的产品线与卓越的营销实现内生式增长,对国内企业构成巨大的竞争压力。

此次“百强榜”单上,广药集团名列第一,事实上,国有医药巨头通过资本运作、辅以政府资源,加上特别的协议转让方式,能够以较低成本完成并购整合,从而快速成长为行业的领军者。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2014年FDA批准新药的销售额预测

  抱团前进,莆田健康产业总会成立

  “院后”移动医疗市场的四大盈利想象

  2014年医药贸易出口贸易简析

  制药公司新风潮:逃往欧洲

  上半年全球并购总额1.7万亿美元 同比增长75

  商务部:大中药品流通企业将加快重组

  2014医药产业脚步放慢 低效扎堆矛盾重重

  医药并购的估值技术

  上半年医药并购总额300亿 17家药企停牌至今

上市药企跨界投资饮料成风

“重磅炸弹”药物的5个主要特征

医药生物公司八成预喜 部分呈现出高成长性

民营医院自主定价 能否激活“一江春水”

医药行业2014年中期投资策略:关注招标动向

政策红利推动医疗器械板块强劲走势

最严限抗令实施两年 患者用药概念亟待转变

医疗健康板块 私募基金眼中白马

医改政策暖风频吹 私募大佬“恋”民营医院

支持罕见病治疗 不仅仅要“入医保”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