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市场快讯 本土市场 中药/API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心衰诊疗观念转变 中药治疗面临机遇

10年前,临床上对于心衰采用分级的方法来进行诊断和治疗。从患者出现心衰症状开始,按照Ⅰ~Ⅳ级进行分级,治疗的方法按级数会不断加强。这种方法的确为临床心衰的治疗提供了较好的依据,但是随着心血管疾病诊疗技术的进展,近10年心衰治疗的观念也发生着变化。ACC/AHA的心衰分期观念的提出及不断完善,使心衰的治疗前移到危险因素的干预,大大地提高了心衰的预后,为减少心衰的发生提供了可行方案。

我国的心衰发病有自己的特殊性,如发病率高于国际水平、男女比例上女多男少,另外随着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增加,心衰的发病率也不断升高。

众所周知,心衰是心脏的终末状态,危害严重,国外资料统计发现其5年死亡率与肿瘤相当。一旦发生心衰,目前认为其过程只能进展,不可能逆转,心脏不可能恢复到心衰前水平。因此,国际上最新的心衰治疗观念已经转变为在前心衰阶段,即尚未出现心衰症状,器械检查也未发现心脏扩大,就应该进行危险因素的干预。ACC/AHA的心衰分期已经明确将心衰分为4期,AB期分别为前心衰阶段及前临床心衰阶段,此时进行临床干预会对心衰预后产生积极的影响。心衰的危险因素,公认的有心绞痛、心肌梗死、高血压及严重的糖尿病等。

有研究显示,心衰时,心脏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能量代谢异常及心肌重塑,包括供能减少、能量利用效率下降、心肌纤维化及心肌细胞肥大或萎缩。针对这些异常,指南中明确规定了西药的应用种类及方法,如利尿剂、ACEI药物、β受体阻滞剂及强心药等。但是,这些药物应用在尚未出现心衰临床症状的阶段,未免让人担忧其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对患者受益及风险的考量,使得医生束手束脚,很难选择干预前心衰阶段的西药。

有没有更加有效并且安全的药物选择呢?

中药作为中国的传统治疗手段,不仅致力于疾病的治疗,而且更多地关注疾病的预防。目前医学界的很多难题都希冀借力于中医药的多靶点干预寻找突破口,比如西药治疗效果一般的一些病毒感染,却被证实中药治疗效果良好。心衰治疗的前移,也使得中药获得了与西药站在心衰预防领域同一起跑线的机会。

目前,已经证实中药材黄芪、丹参及三七有很好的干预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如黄芪的改善心肌能量代谢、延缓心肌重塑的作用,丹参、三七抗血小板聚集、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但这几味中药材研制的成药在心衰防治方面会否有效呢?一项针对芪参益气滴丸的基因组学研究发现,由黄芪、丹参、三七及降香油组成的该复方中药能够有效改善心脏功能,该项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发现,芪参益气滴丸可以有效改善心肌细胞能量代谢,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延缓心肌重塑,并且对于钙离子通道的调节也有效。从此研究的结果能够初步预见该组方中药对于心衰的防治或将有效。其实早在该研究之前的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中成药:国际医药市场中正初露锋芒

  生物医药将局部突破 审批时间过长成困阻

  药用明胶原料价格上涨20% 医药行业面临成本

  生物技术产业:卖方市场的全球并购

  中药注射剂:重拾信任要靠产业升级

  2012年一季度:人参植物提取物担纲中药出口

  中药注射剂市场回暖 前景可期

  首季VC出口告急 原料行业亏损严重

  国内原料药行业高成本下“问道”

  零售药店规模同比攀升 OTC国内市场稳健上行

VC反垄断案烽烟再起 国内VC产业亟待转型升级

余姚区域统筹发展中医药见成效

生物产业十二五冲刺 生物医药成最大赢家

维生素市场:停产检修难改低迷行情

IMS预测:2016年全球药品支出将达到1.2万亿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正式实行 中西

大物流背景下国内市场医药流通蓄势

医药临床试验“钱景”广阔 CRO龙头扩张忙

2012上半年我国中药进出口增速放缓

国际市场中原料药产能迁徙潮或再起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市场快讯 本土市场 中药/A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