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进展性疾病,长期存在的血糖升高会引起各种组织器官,尤其是眼、肾、心脏、血管及神经的慢性损伤和功能障碍,导致失明、肾功能衰竭、脑卒中及心脏病等严重并发症。受城镇化、老龄化、不良生活习惯及种群易感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现已成为全球糖尿病罹患人数最多的国家,具有发病率高、知晓率低、血糖控制率低及准糖尿病患者基数庞大的特点。近期一项全国性糖尿病调查(ADA2010标准)显示,我国糖尿病罹患人数高达1.14亿,占成年人口的11.6%,约占全球总数的1/3;成年人中半数已出现糖调节受损(IGR),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和糖耐量减低(IGT),这一比例高于美国。
糖尿病已成为我国一大社会负担,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及国际糖尿病联合会2010年的估算,糖尿病导致的直接医疗开支占我国医疗总开支的13%,高达1734亿人民币。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管理已刻不容缓,2012年卫计委发布的《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明确提出,至2015年,我国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应达到40%,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应达到60%,这意味着我国糖尿病用药市场将进一步扩容。现有市场的特点是什么?未来的商机在哪里?让我们一起看看RAS给出的答案。
药品降价削弱市场增速,患者分流助力二级医院增长
来自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的医院处方分析系统(RAS)数据显示,2010-2012年上海市样本医院糖尿病用药市场呈现中速上涨趋势,与医院整体用药市场基本一致,不过,2012年同比增长12.7%,增幅显著高于2011年(图1);二级医院糖尿病用药处方金额3年复合增长率(CAGR)高于三级医院(14.7%对7.5%),且无论是二级还是三级医院,其门急诊部增长率均高于住院部(图2)。

图1 2010-2012年上海市样本医院糖尿病用药处方金额年度变化

图2 2010-2012年上海市样本医院门急诊及住院部处方金额增长
我们分析,药品降价削弱了糖尿病用药市场的快速增长。2011年国家发改委发出关于调整激素、调节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类等药品价格及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降低部分激素、调节内分泌类和神经系统类等药品的最高零售价,平均降价幅度为14%。其中,糖尿病用药所占的比例最重,阿卡波糖、二甲双胍、瑞格列奈和格列美脲等主要降糖药都在降价名单内。受此影响,2011年样本医院糖尿病用药的均次费用不同程度地降低,但到2012年药品降价的影响逐渐消化,二、三级医院的均次费用又有小幅上涨。另外,RAS显示,二级医院处方张数3年CAGR高于三级医院,尤其是门急诊增长非常明显(10.4%对6.3%),提示糖尿病用药市场需求增加的同时,部分糖尿病患者向二级医院分流。
胰岛素类蚕食门急诊市场,市场份额、使用率齐增长
RAS显示,2010-2012年,上海市样本医院糖尿病用药市场呈现胰岛素类产品份额不断扩大的趋势,其在三级医院的处方金额占比从2010年的28.3%上升到2012年的36.9%,二级医院则从30.5%上升到37.3%,份额增长均主要来自门急诊部(图3)。二、三级医院胰岛素类产品3年处方金额CAGR分别为26.8%和22.8%,口服降糖药则分别为9.0%和0.9%。
胰岛素类产品处方张数占比3年来也有显著增长,且同样集中在门急诊部,其中,三级医院门急诊部胰岛素类产品处方张数占比从2010年的24.4%提高到2012年的30.3%,二级医院则从22.0%提高到26.5%。提示,在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的同时,胰岛素类产品使用率也不断增加,无论在三级还是二级医院,胰岛素类产品正不断挤压口服降糖药的市场空间。

图3 2010-2012年上海市样本医院糖尿病用药市场小类处方金额变化
预混胰岛素及类似物产品表现强势,双胍类和长效胰岛素类制剂增长亮眼
RAS显示,2012年,上海市样本二、三级医院糖尿病用药处方金额排名前五的药品类别和排序均一致,但不同药品在不同级别医院的增长情况并不一样:胰岛素及其类似物预混制剂(包括预混的重组人胰岛素、门冬胰岛素和赖脯胰岛素)是增长最快的类别,在二级医院尤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