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O2O最终将形成以融合为趋势,以体验为圆心的内核,在此之前还将经历激烈的肉搏。
7月14日,中国平安旗下的O2O健康平台“平安好医生”与华氏大药房联姻,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快捷购药体验,上海核心城区用户还可享受“2小时上门”的药急送服务。年内其将在北京、深圳等城市与当地医药集团、连锁药房合作。此外,药给力、叮当快药、药急送等企业也在全速布局。而隶属于上海医药的华氏大药房也刚在6月底开始“定点药店处方外配”试点,未来若处方药网售放开,其市场扩容将较为可观。
近日,曾风风火火且坚定看好医药O2O的阿里健康发布业绩报告称,今年一季度“互联网+医药”并没有为阿里增色,反而亏损了1亿港元。阿里方面宣布推出全新APP自救。这是要最大限度地提取“B2C+O2O”模式的公约数。
医药触网进入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O2O商业势如破竹,究竟未来谁会成为群雄争霸的擂主?尚难预测。但置身窗口期,有专家提醒道,“电商渠道的发展是大势,但也会遇到成长峰值。原因在于,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布局配送服务等线下体系、争抢用户流量等会造成投资成本增加。更需警惕的是,跟风式的电商思维会造成新的‘重复’。”他认为,医药O2O将在发展中融合,最终形成以融合为趋势,以体验为圆心的内核,这个过程还会有激烈的肉搏战。
最好也是最坏的时代
传统药店玩O2O的关键瓶颈在于跨界人才缺乏,思维转变慢,管理效率低。其应通过体验顾客的需求深挖行业痛点,优化供应链的管理与整合,大力去中间化,与产业的上下游开展深入合作。
线上线下形成闭环似乎已成为共识。平安健康董事长王涛说,“他们公司APP日均咨询量达5万人次,且自建了医生和药剂师团队为患者提供咨询。而华氏大药房拥有近700家门店。双方能实现优势互补,提升彼此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医药O2O模式也大抵如此,涉足处方药市场的平台有阿里健康与药比较两家,前者因忽视了药企、医院等的利益,现在发展停滞不前。而后者侧重于把消费者与药店连接,让患者买到更便宜的处方药,还能把医院的处方药客流量引至药店。
“医药O2O模式还需要时间的检验。”老百姓大药房董事长谢子龙此前称,“药品零售业目前处于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一方面,飞行检查频次增加,零售业面临更严格的日常监管,而医保支付价让药店的利润受压等;另一方面,网售处方药解禁在即,行业整合加速,未来医药分开需要专业服务。”他认为,传统药店玩O2O的关键瓶颈在于跨界人才缺乏,思维转变慢,管理效率低。
医药触网如火如荼,但值得深思。就像犹太人在某偏僻的公路上建了一个加油站,随后旁边就出现了餐厅、维修站、旅馆、电影院等服务业协同发展;而在中国,通常一家企业在某地建加油站,生意好,旁边就会出现第二家、第三家加油站。如何避免发展思维的惯性是眼下亟待思考的命题。
专家表示,“要通过体验顾客的需求深挖行业痛点,优化供应链的管理与整合,大力去中间化,与产业的上下游开展深入合作,不断革新产品和服务,促进线上线下的深度对接与融合。”
也就是说,当前阶段O2O的突破重在资源融合增效。最近,医药电商都在布局移动端,有垂直医药电商企业延伸布局移动端的;也有互联网公司试图解决医院处方流转、药店引流及药品配送的;还有跨界移动医疗想打通医和药的。前述专家告诉记者,“未来的电商战场必然在移动端,而O2O模式是电商目前分食处方药市场蛋糕的最佳途径。医药电商仍将以移动端和O2O为重,未来医药电商板块市场将会呈几何倍数增长。”
医院渠道失宠带来商机
未来会形成“终端销售+服务支持”为主的新零售体系,其将融合工业化制造与企业在云端的信息化管理,实现在大数据平台上的数字化制造和数据化市场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