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同仁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南京同仁堂),自2011年末被南京医药剥离后,这家传统民族品牌的命运一直牵动着国人。
经过记者在南京数次调查,终于摸清了南京同仁堂近两年来的股权腾挪路线,并且了解到这家当年被南京医药以7000多万元转让的民族工业,如今已有接盘者意欲以3亿元接手。
乐家老铺的价值
2011年12月7日,南京医药决定将持有南京同仁堂1791.75万元股权,占总股本100%转让给南京医药国际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下称南药国际),转让价为7287.87万元。
转让后,作为南京同仁堂实际控制人的南药国际,当时的股权结构是江苏红石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出资额为13500万元,持股占比60%;南京医药出资额为9000万元,占比40%。
市场一度对南京医药剥离南京同仁堂表示质疑,但南京医药的解释是,“南京同仁堂药业并不拥有‘同仁堂’字号的产权,也不具有排他性、独享性。南京同仁堂药业仅拥有‘乐家老铺’商标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乐家老铺2009年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资料显示,南京同仁堂成立于1998年11月9日,注册于南京市雨花台区窑岗村32号,法定代表人唐建中,注册资本1791.75万元,经营范围为许可经营项目:片剂、硬胶囊剂、颗粒剂、丸剂、口服液、露剂、散剂、煎膏剂、糖浆剂、中药前处理及提取、预包装食品销售。
那么,乐家老铺和南京同仁堂是什么关系呢?
记者获得的南京同仁堂工商资料显示,其前身是北平同仁堂京都乐家老铺南京分号,1926年在南京开业,1955年更名为公私合营南京同仁堂国药号股份有限公司,1957年定名为南京同仁堂制药厂,1998年,改制组建南京同仁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同仁堂前身是“京都同仁堂乐家老铺”,之所以叫“乐家老铺”,是因它的创办人姓乐,叫乐尊育。
南京一位人士告诉记者,南京同仁堂是由同仁堂乐氏家族第十三代嫡传乐笃周于1926年受命在南京筹办,“两者一脉相承,也成为同仁堂继北京之后最大的市场,但二者就同仁堂品牌争论多年,南京医药2008年注册了乐家老铺的商标。”
资料显示,清末,乐家繁衍为四大支,就是乐孟繁、乐仲繁、乐叔繁、乐季繁兄弟四个,北京同仁堂由四大支共同管理。乐笃周在南京开设南京同仁堂,破坏了四支“家族协议”,引起其他三支的共同反对,争吵不休。最后,使得乐笃周的哥哥、当时掌握北京同仁堂大权的乐佑申被迫辞职,才算了结。
记者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查询到,“同仁堂”商标已被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全类注册。但是,“南京同仁堂”似乎尚无注册。
南京医药有关人士表示,根据《商标法》规定,南京医药转让南京同仁堂100%股权后,将不再享有“乐家老铺”商标专用权。
根据评估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南京医药剥离南京同仁堂的评估中,“乐家老铺”注册商标价值1211万元。
股权再度变更
追溯历史可以看到,先有乐氏家族,后有“乐家老铺”,最后才发展成为“同仁堂”品牌。不管历史怎样变迁,乐家老铺四个字永远没有更改过。
“南京同仁堂”显然是南京医药最大的资源优势,而“乐家老铺”品牌则是企业核心资源。如今,已沦为他手的南京同仁堂却经历更蹊跷的股权变更。
工商资料显示,南京医药转让南京同仁堂后,2013年1月7日,南京同仁堂第四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免去唐建中董事长职务,选举宗雯为董事长,兼法定代表人。
同日,南京同仁堂还免去朱蔚副董事长职务,免去殷侃执行副总经理职务、王秋霜常务副总经理职务、王新宁副总经理及财务负责人职务。选举宗雯为总经理,刁春玲为财务负责人。
记者了解到,南京同仁堂在职工身份置换,及一次性住房补贴的问题上并没有和南京同仁堂老职工达成一致。
3月22日,南京同仁堂部分职工在公司门口罢工抗议“国有资产流失,工人福利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