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名称 行业信息 政策导向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年总结报告》出炉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国务院医改办公室6月25日表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年总结报告》已经完成并上报国务院。这份报告的完成,意味着我国自2009年以来实行的新医改终于有了全面的官方评估。

《报告》显示,20092011年,全国财政医疗卫生累计支出15166亿元,三年来,我国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从2008年的每人每年80元,提高到2011年的200元;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从2008年的50%左右,都提高到了2011年的70%左右。基层医疗机构以药养医的状况得到初步改善。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年总结报告》涵盖了三年医改的五项重点内容,从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到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再到公立医院试点改革。而报告中每一项改革成效的分析都像在抽丝剥茧。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李玲认为,三年时间,新医改之所以能够“破茧成蝶”在于突破了存在基层几十年的“以药养医”制度,建立了新制度,基层群众受惠最大,感受最深。

李玲:乡镇卫生院、社区医疗机构从过去已经不能发挥作用了,到现在从硬件到软件,重新构造,医生从过去靠开药来挣钱,回归到治病救人这样一个本质工作,而且医疗服务的模式也发生了变化,过去是等着病人来上门,现在他们很大的工作量是上门去做健康的促进、健康维护,所以基层医疗卫生改革三年来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李玲所描述的变化,山东省东营市文汇街道居民王聿红感受颇深,多年来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以前每个月光药费就要300多元,现在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了基本药物制度,药费压力小了不少。

现在这个药价降下来了,一个月能省下一百多块钱,一年下来就省下一千多块钱,对俺这家庭来说就减轻很多负担,现在就是很好、很满意。

而发生在基层医疗体系中的这场“静悄悄的革命”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行,得益于政府投入的空前加大。《报告》显示,20092011年,全国财政医疗卫生累计支出15166亿元。如果把这个庞大数字换算到每一个老百姓身上,具体的实惠就是,原来住院报销只能报50%左右,而截止到2011年就能报70%2012年这一标准将继续提高到75%

如此大的投入,表明了政府在医疗改革方面的决心。但是三年过去,民众在主观感受方面,并没有觉得看病难、看病贵得到明显改善,医改成果和城乡居民的期待之间仍然存在一定落差。这种落差如何弥补?今后医改的主攻方向又是在哪里?

基层百姓能够切实的感受到药价下降、报销增多,但是对于城市居民来说,“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却依然存在,医改成效感受不深。李玲说,三年医改的作用并不仅仅是解决基层群众“因病返贫”的问题,更是为下一步的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奠定基础。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政策对首仿药的支持慢 丰满市场尖锐失衡
医药行业政策框架基本明确 发展看好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意见出炉
新农合:医疗“惠民工程”如何走得更好?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获批
新农合支付改革强震市场规则 营销战略调整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修订并公开征求意
发改委:5月起调整部分消化类药品最高零售限
政策变量 医院投资机会升温
2012年抗菌药临床应用专项整治要点解析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政策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