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协和医院第二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组建完毕整装待发。7月20日下午,全体院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及家属代表为第二批医疗队员举行欢送会。
业务骨干组团援藏,共建远程医学中心
北京协和医院从2015年8月起牵头"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中组部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任务,目前首批队员已完成为期1年的援藏任务即将返院,第二批队员将于7月底赴藏,与第一批队员对接开展工作。建成并正式启用的协和医院远程医学中心,实现了协和大本营与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的实时远程会诊,为实现2020年"大病基本不出藏"的中远期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北京协和医院派出的第二批9名援藏医疗队员都是来自平台科室的、年富力强的业务骨干,包括重症医学科王郝副主任医师、麻醉科谭刚副主任医师、病理科王文泽副主任医师、检验科刘中娟副主任检验师、药剂科杜小莉副主任药师、超声医学科王亮副主任医师、放射科孔令燕副主任医师、护理部沈宁主管护师及手术室潘志英主管护师。他们将于7月底飞往拉萨,与援藏医疗队队长、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和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韩丁教授汇合,继续开展为期一年的医疗援藏工作。
为实现与西藏地区的随时随地的远程医疗联通,北京协和医院与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联合共建的远程医学中心,是目前西藏地区硬件最先进、性能最卓越的远程医疗中心。在协和医院与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各设一套的"沉浸式"远程会诊室,可实现远程医疗指导、远程会诊、远程影像及病理诊断,可开展远程教学和科研工作,实现远距离精准帮扶。7月12日、15日,北京协和医院医务处召集神经外科、妇产科、重症医学科、感染科、检验科及放射科专家们在远程医学中心为拉萨市一名23岁的大出血孕妇先后进行两次远程会诊,标志着远程医学中心的正式启用。
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区政府主席、中央候补委员洛桑江村和北京协和医院赵玉沛院长出席7月15日远程会诊。
举全院之力,全面提升藏区医疗水平
65年来,北京协和医院在援藏工作上倾注了大量心血。早在1951年,协和医院外科徐乐天等随解放军首批进藏,筹建了拉萨市人民医院(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的前身)。一代又一代协和人前赴后继,65年里,协和援藏医疗队派出30余批次,进藏医生160余人。2015年的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是由中组部牵头、人社部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共同开展,由北京协和医院总牵头,联合北大医院等3家医院共同参与的"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4家医院共派出28人组成首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与受援医院相关科室形成"小组团";每个队员作为桥梁和纽带使援受双方科室及医院形成"中组团";4家医院与国家卫生计生委等中央部委及区党委组织部、各相关厅局形成"大组团",从学科建设到人才培养,从医疗质量到管理文化,全面提升西藏地区的医疗水平,最终实现2020年"大病基本不出藏"的中远期目标。
北京协和医院首批派出了由韩丁副院长亲自担任医疗队队长的10名业务骨干,全面帮扶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负责平台科室建设、全方位管理和整体医疗水平提升,一年来取得良好开局。学科建设方面,结合自治区人民医院实际情况,重点花大力气帮扶"想出藏也出不去的大病、急病"科室,做强"医院能治但病人不信任"的专业;协和医院科主任和专家带头进藏指导,共举办大型学术会议15场,参加人次近2000人,创自治区多项第一;协助建立了西藏自治区医学检验中心、病理诊断和远程会诊中心、影像诊断中心、手麻和重症医学保障平台、药品供应保障和合理用药平台等多个技术平台。管理改进方面,创立、升级和规范各类管理程序200余条,全面关注流程空间改造及流程优化;以"做强三甲"为契机,全面加强自治区人民医院的内涵建设。人才培养方面,协和医院接收了来自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