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新医改降药价倒逼药企转型升级

摘要:在新医改不断纵深推进的背景下,国家发改委表示将公布新一轮药品降价方案,这已是近14年来第30次药品降价。业内人士认为,已成行业常态的“药品降价令”主要影响药品流通环节,对生产企业的利润“杀伤力”有限,但“降价令”或对药企转型升级起倒逼作用。

在新医改不断纵深推进的背景下,国家发改委表示将公布新一轮药品降价方案,这已是近14年来第30次药品降价。业内人士认为,已成行业常态的“药品降价令”主要影响药品流通环节,对生产企业的利润“杀伤力”有限,但“降价令”或对药企转型升级起倒逼作用。

此前受降价传闻影响,7月医药板块在大盘屡创新低的局面下曾展开一轮估值修复行情。但8月以来,由于先后传出发改委、卫生部力挺中药产业以及财政部公布2012年生物育种、蛋白类生物药和疫苗、通用名化学药项目具体获支持项目等发展利好消息,医药股再次出现强势拉升,医药指数5个交易日上涨6.48%。业内认为,随着8月中报业绩密集披露,医药股稳定的业绩增长或将带动板块后期有更好的表现。

虚高药价频遭政策“重拳”

解决“看病贵”难题是新医改的目标之一,而改变“以药养医”模式,打击“药价虚高”弊病,实行“医药分开”和“药品零加成”等相关的医改政策,也有力推动了药品降价的大潮。

“医药分开”推动药品流通领域的改革。201271开始,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部分医院率先试点“医药分开”,设置医事服务费并取消药品加成,为药品的终端价格调整带来了空间,如深圳67家公立医药机构的次均药品费用就达到了12.6%的降幅。有业内人士认为,“医药分开”压缩了药品流通环节,可以切断医院层面与医药商业公司的不良关系,今后药品流通中间环节的进一步规范将是行业所趋。

随着新医改的深入推进,药品管理制度也确实在逐步完善。在国家发改委20123月公布的药品价格管理注意事项中,加强药品出厂价格调查和监测工作、加大外资原研药品等高价药的降价力度、建立药品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等方面得到了进一步强调。相关配套设施,如国家对流通环节价格的控制及电子监管等的实施,也推动药品利益链逐渐透明化。旨在规范药品流通环节的《药品流通环节价格管理办法》已发布征求意见稿,目前也正在酝酿实行中。

药价直接下调的政策“重拳”不断。据统计,从199710月至今,发改委调整药价的次数已达29次,其中,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发改委再调药品价格 罗氏等外资药企首当其冲

  中药材“掺伪掺劣”层出不穷 缺乏规划化评判

  多个疫苗新产品面世 “中国军团”酝酿爆发

  跨国药企接连在华成立合资公司 深耕中国市场

  中药国际化步伐缓慢 提升质量标准成重点

  原研药单独定价特权致药价虚高

  兼并重组成医药企业发展重要路径

  营养保健业首纳十二五 诚信危机倒逼行业自救

  国内药品逆向物流情况令人堪忧

  “国粹”中药出口何时不再尴尬

新一轮药品调价“靴子”落地 药品流通改革有

印度制药业:供应与外包 中印争食上游

中美医改面面观 “中国路”彰显体制优势

仿制药博弈升级“第三世界药房”路在何方

网上药店竞争火药味渐起 谁能笑到最后?

各国政策监管脱节 原料药标准全球化仍需努力

滥用硫磺熏蒸中药材如何治理

OTC广告或被禁 上百亿蛋糕告急

药企抢滩医疗服务市场 火速从医掌控行业终端

国内制药企业并购3.0时代当以技术抢滩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