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3家公司)还是比较有前景,这样就做这个事了。”邢小亮告诉记者,方华生在医药行业有一定人脉,经验也比较丰富。
此次重组,新开源将向方华生分别发行689.3939万股、835.1268万股和126.6909万股收购其所持3家标的公司股份,向恒达信发行50.7990万股收购其所持三济生物股份。按新开源11月21日收盘价计算,其所持股份市值将达3.95亿元,而据记者统计,自2012年9月起方华生和恒达信在上述3家公司合计投入约4973.98万元,换言之,短短2年,方华生的投资浮盈达7倍。
不过,方华生介入3家标的公司程度太深,也危及新开源实际控制人的控股地位。因此,公司第一大股东王东虎和第二大股东王坚强不得不斥资1.05亿元和5000万元参与此次重组配套募资股份认购,以保住其控制权。
收购正值解禁期,否认减持
新开源于2010年8月25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首发价为30元。顶着中国最大的PVP制造商光环,其股价在上市首日被市场爆炒至66元,9个交易日后更是达到88.8元的天价。
不过,公司业绩却难以支撑其股价飙升。2010年-2013年以及2014年1-9月,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63亿元、1.91亿元、2.13亿元、2.09亿元和1.94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只有2302.67万元、2492.11万元、2007.33万元、2016.51万元和2339.16万元。
“这两年因为大的经济形势不好,虽然公司的销售额一直在增长,但是由于原材料成本都比较高,销售价格也提不起来,所以净利润没有什么大的增长。但是今年我们的业绩就有个拐点了,今年半年报、三季报,我们的业绩还是比较好看的。”邢小亮说。
随着业绩徘徊不前,新开源的股价也从88.8元的高位急速下滑,至2012年12月4日创下6.10元的新低,下滑幅度达93.13%。之后其股价有所反弹,不过到此次重组停牌前(2014年6月13日)也只有14.42元,尚不及首发价的一半,与88.8元的最高价更是相去甚远。
在股价低迷期,新开源却迎来了一波解禁潮。根据11月18日晚间公告,本次申请解禁的股东包括公司实际控制人王东虎、杨海江、王坚强及其关联方,解禁股数为4571.20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的39.68%;实际可上市流通数量为1168.30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的10.14%。
而新开源于11月14日发布收购方案,与解禁日期相差不过6天。对此,邢小亮认为,这只是时间上的巧合,公司实际控制人并不会减持。
“现在并购重组有两个先决条件,其中一个是实际控制人不能变更。如果一解禁(减持)股份,因为3个实际控制人的股份有可能就低于新进来的方董,引起监管部门的重视,所以他们近期都不会减持。而且他们参与了募集配套资金股份认购,就是为了保住实际控制人、大股东的地位。作为实际控制人,这里在买股票,那里却在卖股票,那样就违规了,监管部门就会重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