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脑老化研究由美国国家老龄化研究所(U.S. 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和阿尔兹海默病协会提供资金。
嗅觉辨别能力下降与轻度认知障碍向阿尔兹海默病的转变有关
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Columbia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精神病学教授(位于神经学和Sergievsky中心)Davangere Devanand(医学与外科学士,医学博士)及其同事对纽约市1037名平均年龄为80.7岁的非痴呆症老年人的多种族样本进行了研究(白人34%,非裔美国人30%和西班牙裔美国人36%),并且以各种方式在2004至2006年、2006至2008年和2008至2010年这3个时期对他们进行了评估,还在2004至2006年进行了英文版和西班牙语版UPSIT。在后续跟进中,109人的病情转变至痴呆症(101人的病情转变至阿尔兹海默病);270人死亡。
在2014年阿尔兹海默病协会国际会议上,Devanand称在跟进的757名研究对象中,对照人口统计、认知与功能测试,管理语言和载脂蛋白E基因之后,UPSIT嗅觉辨别得分下降与痴呆症向阿尔兹海默病的转变密切相关。对于UPSIT上的得分每下降一点,其阿尔兹海默病的风险增加大约10%。此外,UPSIT基础得分有所下降,而非言语记忆力得分下降,这与无基础认知障碍的参与者认知能力下降密切相关。
Devanand表示:“嗅觉辨别能力下降与痴呆症向阿尔兹海默病的转变,以及我们社区组织的样本中认知正常的参与者认知能力下降有关。该测试在英文版和西班牙版中均具有效果。如果进一步的大规模研究再次出现同样的结果,嗅觉辨别等费用相对较高的测试有望确定阿尔兹海默病风险增加的患者和初期阿尔兹海默病患者,还能有助于确定在认知能力更加大范围下降方面风险增加的患者。”
眼部检查β-淀粉样蛋白的水平与脑部检查的水平有关并可检查出阿尔兹海默病患者
近期研究确定,阿尔兹海默病患者视网膜β-淀粉样蛋白斑块与脑部发现的斑块相似,这表明有望采用简单的无创方法进行及早检测。
在2014年阿尔兹海默病协会国际会议上,澳大利亚联邦科工组织(CSIRO)的Shaun Frost及其同事公布一项志愿者服用含有姜黄素的专有补充剂的初步研究结果,该补充剂绑定了密切相关的β-淀粉样蛋白并具有荧光特性,支持利用NeuroVision Imaging, LLC的新型系统和称之为视网膜淀粉样蛋白成像(RAI)的技术检测眼部的淀粉样蛋白斑块。志愿者还进行了脑部淀粉样蛋白PET成像,从而使视网膜和脑部淀粉样蛋白堆积联系起来。
科学家为2014年阿尔兹海默病协会国际会议准备的摘要表明了该研究中总计200人中40名参与者的研究结果。全面研究预计于今年末完成。
初步结果表明根据PET成像所示,视网膜检测的淀粉样蛋白水平与脑部检测的水平密切相关。视网膜淀粉样蛋白测试结果在阿尔兹海默病和非阿尔兹海默病研究对象中有所不同,敏感度分别为100%和80.6%。
此外,对最初研究群体的纵向研究表明,在为期3.5个月中视网膜蛋白淀粉样水平平均增长3.5%,这证明该技术有望成为一种监控治疗反应的方式。
Frost表示:“我们设想这项技术有望成为一种初始屏幕,可以完善目前所采用的脑部PET成像、MRI成像和临床测试。如果进一步研究表明我们的初步结果是正确的,它有望成为个人常规眼部检查的一部分。我们高清的图像还使对个人淀粉样蛋白斑块的准确监控有可能成为跟进病情发展和治疗反应的方法。”
这项实验是CSIRO、埃迪斯科文大学(Edith Cowan University)、McCusker Alzheimer's Research Foundation和总部位于加州的NeuroVision Imaging开展的一项合作。该项目是Australian Imaging and Biomarkers Lifestyle Study of Aging(AIBL)的组成部分。
眼晶体检测的淀粉样蛋白与脑部检测的水平密切相关
在2014年阿尔兹海默病协会国际会议上,Cognoptix, Inc.总裁兼首席执行官Paul D. Hartung(硕士)及其同事公布了一份新型荧光配体眼部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