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制药公司研发:瞄准外部资源 侦查创新企业

美国各大制药公司的研发人员正在努力从外界寻求那些能够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糖尿病、丙肝以及其他病症的新型特效药。

在各大制药公司从事新药研发的人员可谓是夜以继日的工作。在新药研发工作完成后,会尽快将其投放市场,以免被竞争对手抢先。与此同时,受制于制药公司自身研发的新药种类,他们也会到外界物色新药,一旦找到收购目标,会尽快与药物研发者签定合同,购买新药的产权。

以美国强生(J&J)为例,2011年期间,该公司瞄准了加州一家制药公司的抗癌新药。经过多次谈判后,强生收购了这种新药的产权,重新命名后投放市场。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预测,到2017年,这种新药有望给强生带来13亿美元的营收。此例成为美国大型制药公司从外界寻求新药的典型案例。

多年以来,美国各大制药公司通常是通过企业内部研发来开发新药,然而要研发出针对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症等顽固性病症的有效药物,难度相对高,导致这些大型公司投入了大量研发资金,却无实质性成果。知名制药公司默沙东(Merck)研发部门负责人罗杰·帕尔穆特(Roger Perlmutter)对此表示:“无论你的研发部门如何给力,无论你的自身实力有多强,最好的东西往往是在别处。我们只有通过向外寻求的方式,才能对这些好产品加以利用。”如此一来,一些大型制药公司把目光瞄向了企业外部。

而制药公司的这种做法导致一些新药研发人员的工作职责发生了转变:到企业外部去寻求那些可能有市场卖点的新药。据悉,赛诺菲也有一批科学家专门负责搜寻外部新药,赛诺菲(Sanofi) CEO克里斯托夫·维埃巴切(Christopher Viehbacher)对此表示:“医学研究领域已变得异常错综复杂,你不可能样样都精通。”

在强生当前处于研发阶段的新药中,约一半最初来自外部公司,而2002年时这一比率仅为20%,自2011年以来,强生获批了9种新药,其中6种最初来源为对外收购。不久前,强生曾打算收购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的白血病新药产权,但是另一家制药公司开出了更好的条件。强生高级副总裁皮特·莱伯维茨(Peter Lebowitz)称:“我们确实需要这种新药,一直想要。”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低价药品:地方目录快于国家

  中药注射剂:近一年内的受理数量只有4件

  以色列手机血糖仪加入移动医疗大军

  江西:2013年度十大药品违法典型案件公布

  发挥中医药优势 用数字化促进中医药国际化

  “扶低抑高” 药品调价思路敲定

  多家国际药企呼吁澳种更多罂粟满足止疼药需

  药企迎接新版GMP“大考”

  班德尔王昕昱:用移动技术与行业数据,重塑

  谷歌将推可穿戴设备智能药丸 掘金两类股

FDA首次批准偏头痛治疗用医疗器械Cefaly

张周平:打破国外医疗设备垄断中国市场格局

5万多片药!已服用5年多!

【两会声音】李克强:整合城乡医保 放宽市场

低价药目录广东定“地标”

现行医疗体制下香港中医院的运作模式

【两会声音】医学领域委员呼唤中国创造

完善基层医疗体系 须引导诊疗资源下沉

美国一地方法院裁定辉瑞止痛药西乐葆一项专

浙江:基本药物增补品种或将达到900种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