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法规公告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中医药法(草案)》立法在即 众议中医药“第二春”

还能好好看病么?这是冯小姐近日去华南某三甲医院看中医的一大感触。

“我是托关系找到的中医专家,但那位专家一见面先问我有什么病,哪里不舒服,而不是想象中通过望闻问切给患者找出身体哪里有问题。冯的遭遇,同样也发生在了周女士身上。身为白领的周女士为了不排队看个名中医,还专门花50元诊金挂了某全国知名连锁中医馆的教授级专家。但那位冠以某某传人的专家,见到周女士,也是一开口问哪里不舒服,得到答案后,象征性把了一下脉,就给周小姐开药了,全程所花时间不足3分钟。随后便匆忙出门,说是要出差去开会了。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少了“望诊”和“闻诊”,直接问切的做法在《中医药法(草案)》通过之际,正在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问题。

立法惠民

今年12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通过《中医药法(草案)》。从1983年首次立法提议算起,中医药立法的呼声迄今已有32年之久。

那么该法一旦实施,诸如冯小姐和周女士身上不甚愉快的看诊经历还会发生么?

对此,广东省中医药博物馆馆长蓝韶清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医药法(草案)》对中医人才培养给予更大的重视,除了完善中医药院校教育,同时,“国家发展中医药师承教育,鼓励中医医师和中药技术人员在执业、业务活动中带徒授业”,这将意味着中医药人才的成长多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中国中医科学院基础理论研究所研究员周超凡教授向南都记者坦言,出现上述问题,与现在的中医教育主要是学院教育有关。在周超凡看来,中医与西医还是不一样,光有学院教育还不够,比较理想的做法,应该是师承教育+学院教育。

而在一些专家们看来,中医药传承人青黄不接的问题,已是影响到广大消费者对中医的偏好的一大因素。

众所周知,中医药讲求辩证实施,讲求望闻问切。所谓“望诊”,就是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的变化。所谓“闻诊”,是指听病人说话的声音、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嗳气等的声动,还要以鼻闻病人的体味、口臭、痰涕发出的气味。而问症下方,无异于直接绕过了上述两个最为关键的环节。

事实上,在专家们看来,中医药法出台后,消费者能够得到的实惠,远不止在“望闻问切”一环。

由于《中医药法(草案)》明确“县级以  上  地方  政  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举办适当规模的中医医疗机构”。蓝韶清就认为,未来广大人们群众可以在更大范围,更多层次上得到中医药服务。

至于此前备受消费者诟病的假名中医上电视做虚假广告的问题,蓝韶清称,《中医药法(草案)》中已经写明“国家支持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继承和创新,鼓励中医药科学研究和学术争鸣,支持学术流派发展。鼓励组织、个人创作中医药文化和科普作品”,这些条款若能有效实施,将帮助广大消费者得到严谨、真实的中医药相关知识,少被忽悠。

最后,也是目前中医药界认为中医最大困局之一的药材资源问题,也有望随着本次立法,在今后逐步得以缓解。依照草案,国家将“鼓励药用野生动植物实现人工种植养殖,支持开展珍稀濒危药用野生动植物的繁育及其相关研究”。

资本加码

南都记者注意到,由于中医药法草案获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前,屠呦呦刚领诺贝尔医学奖,且拟出台的中医药法中,国家又明确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投资中医药事业,在此背景下,国内尤其是作为中医药大省的广东,全行业的信心已经到了近几十年来的最高峰。各方资本进入中医药行业的速度也在加码。

据广东省中医药局局长徐庆锋介绍,2013年《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印发后,广东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去年和今年为建设中医药强省专项资金已经投入3亿元。

而资本方面,国内首个中医药国际化发展基金已在广州落地。根据白云山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临床数据造假下的监管之殇 仍需完善顶层设计

  辽宁出台史上最严医用耗材供应配送管理办法

  证监会就股票发行注册制等答问

  四川研究部署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CFDA:注射用头孢硫脒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及儿

  辽宁省出台史上最严“医疗药品和耗材管理办

  重庆严格规定救护车使用细节

  “怀胎”32年 中医药法终获通过

  关于开展北京市第二批药品阳光采购工作的通

  国家卫计委和CFDA:明确干细胞临床研究备案

CFDA再发文:进一步加强药物临床试验数据自

深圳:不得向科室和医生下创收指标

最新《生物制品批签发管理办法》三大要点 看

最严《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明年1月1日起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推进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体系

人社部:医保“两定”年底前取消

CDE公布评定原则 10种儿童药优先审评审批

师承”也可获医师资格 我国拟出台首部中医药

医疗器械通用名命名规则明年4月起施行,禁止

国内首个《罕见病诊疗指南(2019年版)》正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法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