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利润空间太小甚至亏本,导致一些廉价常用药的消失,日前出台的一系列低价药品政策有望改变此局面。4月15日,我国发布《关于做好常用低价药品供应保障工作的意见》,以保障常用低价药生产供应,取消最高零售限价,允许药企自主制定或调整零售价格,保障合理利润。根据低价药的筛选标准:中成药日服用费用不超过5元,化学药日服用费用不超过3元。5月8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国家发改委定价范围内的低价药清单》,该目录包含化药品种283个、中成药品种250个,共533个品种1154个品规。
广药白云山董事长李楚源表示,低价药品政策将对医药行业产生深远影响。不少制药企业已经开始调整产品生产和销售,以抓住低价药政策带来的新机遇。
据悉,为了应对低价药品政策带来的销量增长预期,白云山和黄决定将斥资10亿元扩建板蓝根和复方丹参片主要原材料的GAP种植基地和建设GMP生产车间,公司预计未来3年内将现有的GAP药材种植基地面积扩大一倍,为产品生产提供充足的道地原材料,做到产品供应质优量更优,以满足市场上高品质低价药的需求。
此次除了廉价常用药有望复活外,低价药品目录的出台对普药产品总体利好。公开的资料显示,双鹤药业的主打产品之一是心脑血管产品线的“降压0号”,目前在标价平均为0.83元/片,按照说明书一天1片的服用方式计算,单日治疗费用尚不足1元。2012年实现销售10.5亿片,收入在心脑血管产品中占比约为70%—80%,占其总体销售收入的比重也在10%以上。如果能够改为企业自主定价,企业自主生产动力将大增。
低价药品政策将促进药企加大科研投入,《关于做好常用低价药品供应保障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对建立短缺药品储备、引导生产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也有相应的政策扶持。业内人士分析,低价药目录政策的出台一方面保障了品牌的低价药的利润以做更多的推广,从而让更多的消费者认识和使用低价药;另一方面也让药企有动力和空间加大科研投入,推动产品的二次开发和升级换代,特别是中成药更需用现代科技来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