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5日,丽珠集团、济川药业、昆药集团、以岭药业、香雪制药、江中药业6家中药上市公司发布自己2016年的成绩单。虽然这6家中药企业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在同一天发布成绩单,但是他们的成绩却差别很大,有的净利润增长了36.06%,也有的净利润下滑了62.67%。
从6家公司发布的财报来看,营收最多的是丽珠集团,其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76.51亿元;净利润最高的是济川药业,去年的净利润是9.34亿元,而其也是利润增长最快的企业,增幅达到36.06%;这6家企业中营收最低的是江中药业,去年实现营收15.62亿元,也是营收下滑最严重的,2016年营收下滑39.87%。而净利润下滑最严重的则是香雪制药,2016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2015年同比下降了62.76%。
几家欢喜几家愁!6家企业同一天发布年报,巧的是恰好3年营收和净利润都实现增长,而另外3家则是呈现下滑趋势,同类企业,业绩的差距正是应了那句:“幸福的人都一样,不幸的人却有各自的不幸。”
当然,2016年是中医药行业巨变的一年,两票制、辅助用药目录、营改增、降药比等政策相继落实,搅动的行业人人不得安宁,但是为何有的企业却能逆势增长?而有的企业却一泻千里?
1 为何逆势增长?
丽珠集团以丽珠得乐晓喻街头巷尾,而留给行业的印象则是其强悍的营销能力。2016年,丽珠集团实现营收76.15亿元,较2015年同比增长15.58%,实现净利润为8.29亿元,同比增长25.83%。这两个增长数据均高于医药工业平均的增长速度。
不过,丽珠集团的逆势增长令人意外的是其当家品种参芪扶正注射液的增长,该产品2016年为丽珠集团贡献了16.79亿元营业收入,较上年增长了9.31%。虽然这个增长较2015年的17.2%有所下降,但是与其被多地列为辅助用药目录的事实而言,这算的上市逆袭。E药经理人从行业调研中获得的信息是很多被列入辅助用药目录的产品已经出现了断崖式下滑,甚至有些企业的人员表示,感觉公司就要跨了。
丽珠集团之所以还能逆势而上,仰仗依然是其强势的营销实力。但从行业发展的角度而言,被列入辅助用药目录的产品,未来发展将会进一步受限,所以我们能够看到的是丽珠集团这两年在生物类似药的研发颇下功夫,并被外界所看好。
其实,在整个医药行业中,但凡以中成药起家,并能够做到大品种,营销能力绝对不是一般化药企业可相比的,看看过去排在中国处方药TOP榜20强中的产品就知道,在中国,中药营销已经“自成体系”。
济川药业的能够实现净利润36.06%的增长是其营销能力的直观体现。2016年,济川药业实现营收46.78亿元,较2015年增长了24.15%,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34亿元,同比增长了36.06%。
对于增长原因,济川药业称是因为报告期公司的蒲地蓝消炎口服液、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产品销售收入持续增长。而大幅支撑起业绩增长的是对东科制药的整合,2016年东科制药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8.6%。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其主打品种铺地蓝消炎口服液2016年度销售规模已经超过20亿元。综合来看,济川药业是内生增长和外延并购双驱动,都实现了良好的发展。
另一家增长颇快的企业是以岭药业,其2016年实现营收38.2亿元,同比增长了19.95%,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42亿元,同比增长了25.91%。对于增长,以岭药业年报称,主要是优化营销。
对于上述三家企业,其实就目前发展情况来看,依然是中药产品当家,但是从后续研发线来开,无论是其投入还是产品力,整体较弱。因此,这三家企业现在一方面继续深耕目前的市场,另一方面是进行战略转型,比如说丽珠集团在向生物药研发拓展,而以岭药业则加大化药板块的投入,济川药业则通过并购丰富产品线。这背后的原因是现在,对于药品审批已经不像以前那般随随便便就弄一堆中药赚钱,而是极为严格的审评过程,所以,这对于大多数中药企业来说,每年投入研发的费用只占到营销费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