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4年两会上,针对药房托管这一当前医药圈内最热的话题,不少医药行业人大代表纷纷表示反对,认为该模式不符合医药分开的初衷。一位业内人士透露,相关部门对此意见不一,除卫计委不反对外,其他部门都不愿发表看法。
部分人大代表指出,目前不少地方在实行医药分开的过程中,以医院药房托管之名大搞“以药补医”。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及医疗机构通过行政权力,使托管方成为独家垄断医院药品供应权的单位,并要求药房托管方缴纳巨额的“托管费用”,以房租、管理费、质量保证金等名义收取。这种政府部门及医院通过药房托管的方式,把议价权力转移给有政府资源和社会背景的托管方,是典型的由权力配置市场资源的行为,严重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妨碍公平竞争环境。
2014年2月,康美药业连发公告称,拿下80多家公立医院的药房托管权。另有媒体报道称,华润医药、国药集团、九州通自去年开始都在做医院药房托管业务。
对此,华润医药相关人士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华润医药做的是医药物流延伸服务,非独家的,不排他,不是药房托管。九州通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刘兆年也表示:“我们只做药品配送业务。”
全国人大代表、老百姓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子龙吐露,自己不愿做药房托管的原因在于“一是我做药品零售企业利润非常薄,再给医院40%以上的返点几乎不可能;二是做完药房托管后,还要再给医生回扣,这对准备上市的企业也不利”。谢子龙表示,目前很多药企都想效仿康美药业做药房托管,这样下去会破坏搅乱整个医药行业的秩序。
“药监局要求大家学习研究这一模式。而商务部相关人员曾表示,药房托管只是一种过渡形式,并不支持。因为层次低,形式上还是医院的东西,容易导致不公平竞争,该提成还是提成,只是人工转到药品企业。”上述业内人士指出,关键是看药房托管后,医院是否取消分成,否则还是换汤不换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