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是中国的国粹,为促进和保障人民健康,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中药材是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由于中药材野生、种植等都属于农副产品范畴,一直存在散、乱、杂的局面;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健康需要的进一步提高,中药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一些贵重药材或者生长周期长的药材经常出现阶段性价格暴涨暴跌,从而引发制假售假、羼杂染色甚至将提取过的药渣处理后当原药材(饮片)卖的现象。
商务部推出的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是以发展现代流通方式为基础,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中药材产品包装袋上的唯一电子标签(身份证),实现重要流通的索证索票、购销台账的电子化,从而形成来源可追溯,去向可追究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运用这套系统,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对中药材或中药饮片包装上的电子码或者二维码轻轻一扫,所购中药材和中药饮片从种植到加工流通环节的全过程情况一目了然。
中药饮片质量可期
7月21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近日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披露,截至今年6月底,包括保定、亳州、玉林、成都在内的首批4个中药材试点城市作为政府第一批试点城市,已在600余家企业建成追溯体系。实行建设的省份:吉林、江西、河南、湖南、广东、云南、甘肃。第三批实行建设的省份:山西、内蒙、辽宁、山东、湖北、青海、宁夏。
因此,该溯源体系的建立,就好比一个人的身份证一样,药材从种植地区的信息到产地加工,储存、运输条件等,用手机轻轻一扫包装上的二维码,整个过程信息及数量便一目了然,饮片生产企业在完成饮片加工生产后,给包装上贴上相应的关联码,到医院或者用户手中,其整个过程信息及数量一目了然。
中药饮片价格至少上涨50%
中药饮片价格尤其是需要使用辅料炮制的饮片,价格会比现在的价格高出至少50%以上,也就是至少会是现在价格的1.5倍(主要是储存条件费用增加、药材检验费用、饮片检验费用及相应的过程费用增加);相应的中成药原料成本会比现在净增至少一倍以上,80%以上的以生产普通中药制剂为主的制药企业将面临成本飞涨的压力!
因为中药材(中药饮片)采购、运输、企业库存养护、原料检验、制剂生产物料平衡信息的监控、中间体检验、成品检验等检验费用的增加,整个产业链各环节质量、数量跟踪规范信息的采集上传,会使普通中药制剂产品的实际成本高出现在的一至数倍。
饮片高价时代已经来临
6月份,新版正式颁布,今年12月1日开始执行,新版的药店对中药饮片的质量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其执行在提高质量的同时也必将进一步推高饮片的价格。
而在监管上,飞检频仍,连连出击,自元月以来,国家局、各省市局对中药饮片行业飞检不断,据不完全统计,截止7月底,全国各地因飞检没收GMP证书的饮片生产企业接近50家,已占到全国饮片企业总数的8%左右。
由此不难看出,国家在中药产业链管理和质量管理方面,是下大力气了的,产业政策引导在前,标准建设紧随其后,加上专业监管部门(药监局)的检查整顿,诸力合用,一步步向整个中药产业链的有效监管、饮片质量稳定可控方向迈进。
药材质量可控、溯源体系完善的同时,中药成为贵族药的时代也就真正来临。
饮片下一步
可以预期的是,未来随着标准建立、饮片质量提高,未来全国进行饮片招标不会是假想。
中药饮片、中药制剂企业应积极主动出击,借助国家产业政策优势,结合自身企业实际,进行企业间的广泛联合或者合作,对一些常用的重点大宗药材产品,在品种主产地区,采用租赁土地、合作、参股入股等方式,直接从原材料种植、产地加工入手,并与现代物流公司建立合作或者紧密关系,这样不但可以适应国家产业发展政策需要,更能够有效的预测和控制原材料成本,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使企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后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