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ifols公司通过70多年的努力奋斗,已经在血浆制品和输血医学领域内成为一个全球范围内的领先者,其业务也因此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
不仅如此,通过业务模式的纵向整合,Grifols把控从血浆采集源头到最终产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不仅建立了全球规模领先的血浆采集体系,同时也将质量、安全等理念输入到其血制品的生产管理之中。在诊断领域内,Grifols为输血安全提供着各种各样的体外诊断试剂,从而确保临床实验室、血库和其他输血服务的安全保障。
Grifols的成功因素何在?作为一个家族控股的上市公司,这自然离不开这些家族领导人的睿智和战略理念。
三代家族领导人
Grifols的业务发展始于1940年11月。西班牙内战结束后,当地的血液病专家José Antonio Grífols Roig博士,连同他的两个儿子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开创了自己的事业,专注于临床分析以及输血相关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工作。1945年,Grifols博士成功地在西班牙申请了冻干法制作血制品的工艺专利,并成立了西班牙第一个私人运营的血库。在这样的基础之上,Grifols博士开拓了血浆产品系列,这些产品通常用于各类重症疾病的治疗。现在,血制品依然是Grifols的最重要的核心业务之一。
20世纪50年代初,Grifols博士又发明了全球最早的血液分离术,这是一种采集血浆的重要技术,直至今日仍广泛地在全球各地使用。血液分离术的特点在于它仅仅采集献血者的血浆,而将其他血液成份重新输回到献血者体内。与此同时,随着Grifols公司的血库业务蒸蒸日上,Grifols博士也开始尝试在更多的领域内从事各种研发工作。1957年,他成立了下属企业Gri-Cel公司,专门从事采血所用的各种设备以及测试试剂的开发与生产。此外,在另一位科学家EdwinCohn的共同努力下,Grifols博士开发了血液分馏技术,Grifols于1957年也因此有了其第一个血浆分馏生产基地。
1958年,Grifols博士突然去世。不过幸运的是,公司的发展并未受到太大影响,Grifols博士的小儿子Víctor接手了公司的日常经营,整个企业继续保持了稳健的发展态势。60年代初,Grifols与大西洋对岸的美国Dade诊断公司组织了合资企业Dade-Grifols专门从事体外诊断试剂的开发与生产,并将此后Grifols研发的一种新型红细胞自动洗脱离心机产品的经销权授予了Dade试剂公司。更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则发生在1968年,来自美国的AHS公司对Grifols注资,收购了它和旗下分公司的共50%的股权。
AHS公司的投资对Grifols的发展产生了长远的深刻影响。虽然此时的Grifols依然是个西班牙本土企业,不过其经营理念和风格开始“美国化”:1973年,就在Grifols在巴塞罗那扩建新生产基地之时,它不失时机地引入符合美国FDA标准的GMP生产规范,同时公司传统的血库业务管理也建立了符合美国法规要求的质量控制标准,而这为日后Grifols的业务走向全球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在这其中,Grifols又陆续推出了八因子产品和免疫球蛋白等产品,进一步拓宽了其产品线。
1982年,另一个来自美国的血制品生产企业阿尔法治疗公司收购了AHS公司手中的Grifols股权(这部分股权后于1999年被转让,到了21世纪初Grifols家族依然稳定地掌握了Grifols的多数股权)。3年后,公司的第二代掌门人Víctor Grifols Lucas退出公司一线的管理岗位,将首席执行官职位转交于其儿子,也就是企业创始人Grifols博士的孙辈VíctorGrifolsRoura直至今日。此时,Víctor Grifols Roura年仅35岁。
接过企业发展的帅印,锐意进取的企业新领导者很快就开始了新一轮大刀阔斧的改革。1987年,Grifols被重组为一个控股集团公司,下设3个主要的业务单元,分别是从事输液和营养液业务的医院制剂部门、从事血制品生产的生物科学部门、从事诊断分析仪器和诊断试剂的诊断部门。通过这样的重组工作,Grifols的业务得到了有效的整合,从此变得羽翼渐满,并将目光投向了西班牙之外的全球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