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名称 行业信息 企业聚焦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看辉瑞并购案如何影响中国

美国辉瑞公司最近提议以上千亿美元的价格并购英国对手阿斯利康。这起交易一经公布即在全球掀起轩然大波。在阿斯利康谢绝和辉瑞谈判之后,两家跨国巨头之间的博弈又将何去何从?大西洋两岸合作可能改写全球医药行业格局,又会对中国同行、商界和政策制定者带来怎样的影响?

阿斯利康位列英国《金融时报》2013年英国500强中第10名。其在英国的地位,大约与中国移动、中海油或者上汽集团这类特大型企业集团在中国的地位相当。而且,制药作为高附加值、科研导向型行业,属于英国重点支持的战略性产业。因此,唐宁街10号的审核和决策不但对本国意义深远,而且对其它相当规模的跨国并购、对准备“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同样具备参考价值。

欧美市场人士大多相信英国政府不会阻拦这一交易,特别是辉瑞抛出了一支十分诱人的橄榄枝,即合并后的新控股公司注册地址将迁至伦敦,即使总部和股票交易仍在纽约。如此一来,新辉瑞名义上将成为一家英国公司,并为英国创造税收。

辉瑞选择这样做,美其名曰是为了利用英国较美国更低的公司税,但我认为,这是辉瑞为了争取政府批复摆出的姿态,否则恐怕难以得到伦敦政客们的支持。

市场普遍看好这项交易,是因为收购阿斯利康对辉瑞来说是如虎添翼,除了能加强和提高辉瑞的全球分销能力、在发展中国家的商业机会外,产品组合、研发产品线也会更加丰富、更具竞争力。

特别是后者。辉瑞比任何公司都明白畅销、重磅产品之利害。可能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辉瑞”这个名字,但是极少人不知道“伟哥”。可以说,辉瑞有今日之辉煌,畅销多年的标志性产品“伟哥”功不可没。在医药行业,几个重磅产品可以撑起一家跨国公司。阿斯利康虽然一两年里会有一系列专利药到期,对收入和净利润产生影响,但它在呼吸系统、自身免疫、心血管、和癌症药物方面实力强大。两家公司合并,生产的药品能够用于癌症、糖尿病与心脏病等许多常见疾病的治疗。

再者,以股票价格计算市值,辉瑞目前比美国强生公司规模小。强生当前市值2844亿美元,而辉瑞在2000亿美元左右。但是,辉瑞主营业务更为集中在生物制药等高端领域,强生相对多元化,同时涉及消费品和医疗器械。若能成功合并阿斯利康,辉瑞在制药行业的“霸主”地位将得以巩固,和其它公司差距进一步拉大,规模效应也将更加明显。

这起收购案不仅会震动大西洋两岸医药市场,对中国制药行业与企业的影响也不容小觑。最近几年,辉瑞一直盘踞中国医药市场销售第一名,实力较小的阿斯利康前几年排名第三,2013年后更跃居第二。老大和老二联姻,对其它在华医药公司的威胁不言而喻。然而,外资公司在中国多专注于高价、高附加值的原研药,或称专利药市场,对以相对物美价廉的仿制药为主导的本土行业冲击有限。

中国本土医药企业,在面对实力和规模大于自身动辄几十倍、上百倍的外资强敌时,如果不是运营在中国市场,早已没有生存空间。例如,如果辉瑞和阿斯利康成功合并,以两家市值总和计算,新公司价值约3000亿美元(约合1.875万亿元人民币),是中国本土最大上市医药公司云南白药590亿元市值的31倍。另外,本土企业基本上没有研发一流专利药的水平,更谈不上全球分销能力,说夸张点像“小米加步枪”对抗飞机大炮核潜艇。

但是,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跨国公司没有能力全部吞下。例如,当前国情决定了政策法规的不确定性,跨国公司可能感到无从适从,对本土企业却是机遇。再例如,前不久发生的以葛兰素史克事件为标志的反腐败和商业贿赂风暴,让外资药企的高管们惊慌不安、草木皆兵,而本土公司早已习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另外,在华的外资药企还面临专利药到期、政府要求降价的压力,以及新药审批、招标方面可能难以和本土厂商竞争等挑战。此外,中国国家政策向本土公司倾斜明显。例如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表示,要培育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谁来接盘大佬们的弃子

三大医药商业巨头再掀激烈并购争夺赛

迈瑞医疗明年或入“百亿”俱乐部

百时美施贵宝收购iPierian 涉足tau蛋白领域

赛诺菲公司欲出售高血压和心血管产品组合

拜耳拟以资产及现金收购默沙东的OTC业务

全球顶尖仪器公司2013排行榜新鲜出炉

外资医械企业争跨民营医院“蓝海”

制药业巨无霸新辉瑞横空出世

外资狙击收购和睦家 复星医药加价3000万元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企业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