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政策导向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卫计委解读县级医改:三种调价方式待选

今年,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扩大到1011个县,明年全面推开。就县医院改革如何推进,记者采访了国家卫生计生委体制改革司司长梁万年、国家卫生计生委体制改革司副司长姚建红。

 一问医疗服务价格为何调不动

《关于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破除以药补医,理顺医疗服务价格。例如,提高诊疗、手术、护理、床位和中医服务等项目价格;降低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价格,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

但是,提高医疗技术服务价格的阻力很大,医务界呼吁多年,始终没有解决,难点到底在哪里?

梁万年说,取消以药补医是公立医院改革的一个突破口。20126月,国家启动实施第一批311个县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实践证明,改革试点总体方向正确,政策基本符合实际,基本路子逐渐形成。无论是医务人员、公立医院,还是政府部门,破除以药补医的共识已经形成。

取消以药补医后,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必须改革。

20世纪80年代初,政府投入占到医院总支出的35%,还有药品加成等收入。医院的支出减去这些之后,差额通过医疗技术服务收费来补足。这种情况下制定的价格是较低的,在当时也是合理的。

二问“越招标价越高”怎样避免

《意见》提出,改革药品集中采购办法。县级公立医院使用的药品,要依托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以省(区、市)为单位,按照质量优先、价格合理原则,采取招采合一、量价挂钩、双信封制等办法开展集中招标采购,同时允许地方根据实际进行不同方式的探索。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已经实行多年,有人认为药价越招越高,争议很多。实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能不能降低虚高药价?

梁万年说,根据国际经验,药品团购是大趋势。因为集中采购肯定比分散采购的谈判能力强,这是大数法则。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出现了一些问题,并不说明方向错了。

过去,有的地方药价越招越高,主要是因为招标价格和采购数量不挂钩。医院实行药品顺价加成15%的政策,招标价格越高,收入越多。因此,个别医院希望药品越贵越好。而个别药商也希望药价高,这样才有回扣空间。这些医院和药商都希望药价高,所以很难招到真实的价格。

“招采合一、量价挂钩、双信封制”,是借鉴了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的有益做法和经验,克服了此前的弊端。如果事实证明这种做法在县级公立医院有效,那么在城市大医院也是有效的。

实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后,还允许医院和药商二次谈判议价吗?梁万年说,原则上不允许“二次议价”。虽然从局部上说,医院通过“二次议价”降低了药价,但从全局上看危害很大。如果各医院都去“二次议价”,药商迫于压力,也许不得不降价,但集中招标价格就失去了意义,又回归到分散议价的状态,同时也会伴随产生腐败问题。

《意见》提出,进一步增强医疗机构在药品招标采购中的参与度。鼓励跨省联合招标采购,保证药品质量安全,切实降低药品价格。

姚建红认为,我国药厂众多,药品市场供大于求。2011年,全国药品总费用9468亿元。其中,73.7%在医疗机构销售。医疗机构无疑成为药品销售的主体。这次坚持以省为单位招标采购,鼓励跨省联合招标采购,就是为了增加团购力量和谈判能力,切实把药价降下来。

三问如何破解县医院人才流失

最近,很多县级公立医院出现了“人才荒”现象,骨干人才流失严重。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中,如何解决人才短缺问题?

梁万年认为,我国的医生是事业单位人,而事业单位就有编制问题,涉及财政投入、养老待遇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事业编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医生的流动,尤其是向下流动。但是,如果医生率先取消事业单位人身份,他们的养老等社会保障如何解决呢?这是核心问题。要解题,理应推进养老等社保社会化。

人事制度不改革,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就很难推进。《意见》提出,合理核定县级公立医院人员编制总量,并进行动态调整,逐步实行编制备案制。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实行定编定岗不固定人员,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灵活用人机制。结合实际妥善安置未聘人员。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卫计委:严查医疗卫生系统不正之风 坚持一案

  国家及地方低价药品清单将推行动态调整

  低价药取消最高零售限价 八部门发文保障供应

  食药监总局通报医疗器械“五整治”暗访调查

  8部门破解药品供应难题 取消低价药品最高零

  刘延东:推进医药卫生三大主攻方向改革

  发改委:探索建立非公立医保谈判机制

  发改委鼓励创新药价格意见有望今年出台 创新

  发改委:中成药调价目录将分批出台 优先解决

  八部门启动互联网专项整治 医药广告成重点

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制将划定规范红线

食药总局考察医药电商 政策红利蓄势待发

卫计委:门急诊抗菌药物静脉使用将严管

药价改革方向:弱化直接干预 推基准价改革

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或将迎调整

医保经办机构垄断将打破 政府力推三医联动

中医药管理局:将中医药融入卫生改革发展

卫计委:今年试点新农合异地就医即时结报

国务院法制办:5项医疗器械监管规章征求意见

低价药目录:清单管理中动态调整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政策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