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市场快讯 医械专题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跨界发展:医疗器械产业落点在哪儿?

“跨界融合,生物医药发展的新机遇”是刚刚结束的第十七届北京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上谈论最多的话题。在医疗器械论坛上,有人认为,跨界不仅将医疗器械产业特点集聚起来,还要集合各个行业最精尖的技术。最近比较热门的可穿戴医疗设备、移动医疗设备、3D打印与云存储,以及个人健康监测及管理等都可能形成新的热门市场。

《启航2013—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报告》指出,医疗器械产业的跨界融合最重要的在于创新商业模式而非产品。比如,可穿戴设备本身即便设备新颖、形式时尚、用途广泛,也未必能使企业保持竞争优势。最关键的是在设计和生产智能设备的背后,使其拥有强大的数据存储和分析能力。通过贴近消费者心理的服务,进而挖掘出大量的数据,创造出更加新型的商业模式。这将是医疗器械行业未来面临的最大机遇和挑战。

国内市场三大表现

数据显示,我国医疗器械市场目前已达到千亿规模,年增长率达到23%,是目前医疗行业最具发展前景的产业之一。科技部社发司生物医药处副处长张兆丰在论坛上指出,近几年来,医疗器械呈现出多产业领域交叉融合,多种资金渠道不断投入的新局面。

医疗器械是医疗保健最为重要的基础装备,是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它既是健康所系,临床必用,又是一个重要的民生产业,发展必须。同时,已将包括医疗器械在内的生物医药产业纳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也是未来科技革命和产业竞争战略必争的前沿。

张兆丰认为,我国医疗器械在发展中有三大表现:第一,在全球,占据垄断地位的仍是国外跨国企业集团。在国内,行业中兼并、重组非常密集,尤其生物医药材料领域兼并非常明显,客观地反映了医疗器械领域的竞争激烈态势。第二,从技术角度看,国内生产的一些装备存在不好用、不适用、性能低、功能少等问题。第三,大型医疗机构依赖进口高端产品,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亟待设备升级。“如何改变医疗器械产品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是我们当前一个重大需求和挑战。”张兆丰说。

四大问题制约发展

在医疗器械行业,产品层面上做不了、做不好;企业层面做不大、做不强是公认的现象。但原因何在呢?张兆丰认为,第一,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不足。目前我国在医疗器械的创新方向上主要瞄向仿制,国外有的产品我们去仿。但是,仿制肯定不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必须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设计,应改善相关政策环境,使自主创新产品有足够的利益回报,解决自主创新动力机制不足的问题。

第二,多主体协同创新合作机制仍存问题。医疗器械门类众多,每类产品都有自身的技术特点,都是多学科技术的交叉结合,也都需要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紧密合作。在美国,创新环境上有相对完善的利益链条机制促使相关产业链上研发和生产主体之间,在相互转化、利益分配、知识产权等问题上有清晰的分配机制,我们在这方面还不够成熟完善,这是一个突出的挑战。

第三,产业链条不完善的问题。医疗器械产业化不同于其他产业,特别不同于药品。药品的需求量是应用给每个患者的,需求量比较大,产业受利益动因的驱动,产业链条相对很容易完善。医疗器械的核心部件,由于批量小,用量不大,很多人不愿意做。在医疗企业产业的创新方面上,很多专家认为核心部件是关键问题。但核心部件是因为技术问题还是产业动因的机制性动力不足,值得进一步分析研究。产业链条的缺失也是行业面临的一个非常重大的挑战。

第四,市场环境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创新医疗器械的逐步涌现,创新医疗器械所需的政策环境与现有政策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由于医院流通渠道不够透明,市场化程度不高,缺乏科学规范的专业化评价,尽管我国已经自主创新了一批优质的国产医疗器械产品,很多医疗机构“不愿买、不愿用”,创新产品进入市场难,创新产品优质不优价,不能及时通过市场回报获得发展空间已成为制约我国医疗器械产业整体发展的又一个重大问题。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前三季度医用敷料出口难言乐观 外贸企业面临

  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进入黄金期

  医疗机械市场份额将不断增大

  医药行业:从10亿到100亿 医疗器械成长路径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进入黄金十年 并购热持续

  反垄断大棒砸向医疗器械

  国产医疗器械难拓国内市场 进口货依然称雄

  全球医疗器械刚性需求扩大 上半年我国出口增

  医疗器械市场或将大洗牌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势头良好

“洋品牌”医疗器械垄断中国市场现状堪忧

我国医械行业应准确把握竞争现状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未来发展空间探测

我国医疗器械落后国际15年 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我国进口医疗器械三分之一以上属于“出口转

医疗器械龙头迎来扩张机遇

制药机械行业在新形势下也将呈现新趋势

尝基层市场甜头 跨国医器企业战略再提升

政策利好下 国产医疗器械行业应乘势而发

美、德政府如何推动器械创新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市场快讯 医械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