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出售营养品业务、分拆动物保健品企业 “硕腾”之后,外界一直有猜测辉瑞的下一步将是剥离消费者医疗健康保健业务。这一次,官方发声:可能是真的……”
近日,辉瑞公司宣布,正在为其健康药物业务评估战略选择方案,包括通过分拆、出售或其它交易从辉瑞公司全部或部分地剥离其健康药物业务,也可能最终决定保留这项业务。
辉瑞健康药物部前身为惠氏健康药物部(2009年辉瑞以680亿美元整体收购惠氏,之后奶粉业务118.5亿美元出售给雀巢),是全球最大的 OTC 保健品业务之一,2016 年的销售收入约为 34 亿美元。
据了解,辉瑞此次剥离消费者医疗健康保健业务是出于企业战略考虑,是为健康药物业务评估更好的未来发展。目前,辉瑞健康药物部所有业务运转稳定正常,并未因总部这一决定而受任何影响。根据声明,辉瑞已聘请 Centerview Partners LLC、古根海姆证券、摩根斯坦利担任战略审查的财务顾问。辉瑞表示,该公司将在 2018 年期间作出战略决定。关于该笔业务的具体交易价格,辉瑞在声明中并未透露。但根据路透社的报道,辉瑞的目标价至少为 150 亿美元,这一数字足以撼动整个行业。
150亿美元,约合近千亿人民币,对标国内,千亿市值药企仅有两家,分别为上海莱士和恒瑞医药。可以说,要鲸吞这颗“会生钱的蛋”绝非易事。报道称,在消费者保健领域占据重要市场地位的多家企业均对辉瑞的消费者医疗健康保健业务感兴趣,包括利洁时、宝洁、葛兰素史克、强生及雅培。此外,食品巨头雀巢可能也对该业务感兴趣。
谁将是下一任“接盘侠”?现在下结论还言之过早。新康界对其中三家企业状况进行简单分析,欢迎拍砖。
雀巢
回看雀巢近几年的财报,其传统包装食品一直表现低迷,从2013年之后其营收一直处在下滑状态。增速放缓的雀巢,正在从收购的医疗企业中取得了补给,发掘了新的增长点。
2007年,雀巢以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诺华医药旗下的一项业务,随后几年不断地通过兼并和收购扩大医疗健康领域的版图。当时的主攻方向是营养品,2011年雀巢还正式建立了围绕该业务的子公司——雀巢健康科技。
而真正标志着雀巢进军医疗健康的“实锤” 是来自2014年宣布进军皮肤健康医疗领域,并全资控股高德美公司。事实上,早在2012年,雀巢就和中国的和记黄埔公司合作,研发针对肠胃疾病的中药和营养品。此后,收购英国医疗器械公司Phagenesis,和美国生物科技公司Seres Therapeutics签订协议投资研发新型生物药品项目Ecobiotics……这都仅仅是雀巢公司布局医疗保健领域的一个小角。
2016年6月,雀巢新CEO上任。值得注意的是,这位大当家履历完全没有食品行业的痕迹,反倒是在费森尤斯工作13年。董事会在首席执行官的斟酌考量上,少不了公司的长远战略,再加上,近年来雀巢公司一系列的跨界动作,这都表明医疗保健是其未来布棋和发力的潜在领域。
该公司新任首席执行官Mark Schneider就被外界称为“收购迷”,在费森尤斯集团的时候就推动了该公司超过12起收购,9月份的年度投资大会上,Mark Schneider对外称:正在探索食品和医疗保健行业板块之间的边界及继续发现新的机会,雀巢愿意拿出10%的销售额用于业务组合调整。
不过Mark Schneider也表示将坚持食品饮料的战略核心,并用了较大篇幅解释未来公司战略将押宝在咖啡、宠物食品、婴儿营养品和瓶装水产品上。
利洁时
利洁时是英国快消巨头,2016年净收入为98.91亿欧元(约合752.6亿人民币)。为国内所熟悉的品牌包括杜蕾斯、滴露、薇婷等,经历裁员风暴后,杜蕾斯成为利洁时的业绩支点。但有分析指出,随着竞争进入白热化,杜蕾斯这一单一产品的市场已经触及到天花板。
早在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