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健康发布“未来药店合伙人计划”与百余家药品零售企业共同分享了打通线上线下的B2C+O2O“未来药店”模式;京东健康目前重点发展健康产品到家业务,业务范围已扩张到11个城市。
2015年11月19日,京东健康到家首次对外披露了运营细节。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作为京东O2O业务——京东到家的重要业务板块,京东健康到家业务囊括健康产品到家与健康服务到家两大范畴。目前重点发展健康产品到家业务,涵盖医药、保健品、医疗器械、药妆、眼镜与情趣用品六大类,业务范围已扩张到11个城市。值得注意的是,健康到家承诺1小时内送药上门。
而就在一个月之前,阿里健康就推出了“未来药店合伙人计划”。有业内人士认为,电商老大阿里和电商老二京东一直以来都在O2O领域积极布局,两者像是在军备竞赛一样你追我赶。阿里通过与苏宁结盟抢得先机,京东紧随其后开启医药O2O+B2C,正是为了避免自己在未来医药O2O领域被阿里占得领先优势而尽早布局,所以两家发布药店O2O业务的时间就会相隔如此之近。
京东布局医药O2O
11月20日,运营3个月的京东健康到家正式对外披露运营成绩单,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京东健康到家已覆盖11个城市。
公开资料显示,京东健康到家事业部于2015年7月成立。8月3日,京东健康到家在北京试运营;8月23日正式启动运营;从8月初上线运营到现在的3个多月时间,京东健康到家已经覆盖北京、上海、武汉、天津、南京、广州、深圳、西安、成都、重庆、宁波共11个城市。目前合作的百强连锁药店和其他品类的企业70余家,其中排名前十强连锁7家已经与京东健康到家合作,其中包括德生堂、国大药房、老百姓(73.00,-0.26,-0.35%)、益丰大药房、金象大药房、康复之家、同仁堂(28.21,-0.75,-2.59%)等,合作门店总数超过1000家。京东健康到家事业部总经理邵清表示,预计到今年年底,合作企业将超过百家,合作门店超过3000家。
据邵清介绍,京东健康到家旨在解决患者用户急需用药的时效性及网上药品信任度低的问题。医药O2O在线上做药品信息展示,由离消费者最近的药店直接供货,完成药品送达交易。药品来源于真实的药店,由京东自有人员驻店进行配送,可以做到在1小时内完成送达任务。
公开资料显示,对医药电商行业而言,原有B2C模式有三个痛点:第一、时效性痛点。传统B2C场景下,很多时效性强的药品无法销售,如感冒、肠胃药等,O2O可以满足此需求;第二、监管的痛点。传统B2C模式面向全国,监管难度大,而O2O是区域监管,与门店监管一体化操作,安全性高;第三、工业企业合作的痛点。在B2C模式下,一个店销售全国,很容易造成线上线下冲突,引起区域间的冲突。在O2O模式下,不存在这种冲突,销售都发生在各个店面中,不影响既有的供货格局。
邵清认为,未来京东健康到家除了做药品的服务,还有诸如上门配镜等健康服务项目,“最后我们还要做一个基于健康产品和健康服务后面的衍生服务,做一个健康领域的增值性金融服务,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发展速度,争取实现用供应链金融方式做到PBM模式(编者注:指私人独立经营体,基于统一的执行管理下,共享组织品牌,进行有序扩张的商业模式。)。”邵清强调,京东健康的所谓的供应链金融,是希望能像颠覆其他行业一样,颠覆药品传统的多层经销渠道模式,以扁平化经销渠道经营,最终达到降低药品价格的目的。
阿里模仿CVS推“药店合伙人计划”
就在10月末,阿里健康发布“未来药店合伙人计划”,与百余家药品零售企业共同分享了打通线上线下的B2C+O2O“未来药店”模式。据透露,这种“未来药店”模式可能将中国的几十万家实体药店延展为“便利店”、便民体检点甚至是社区中心。这直接挑战了我国药品零售业的现有格局,用互联网嫁接多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