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西非国家正试图应对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埃博拉出血热(Ebola hemorrhagic fever)疫情。最早一批病例于今年3月份最早在内亚东南部地区被发现,之后跨过边境蔓延至利比里亚,现在又扩散到塞拉利昂。
截至目前,三个国家已报告1,201例埃博拉感染病例,其中已有672人死亡。虽然到目前为止死亡率为56%,但感染后2到21天都是疾病暴发的潜伏期。1976年扎伊尔的出血热疫情死亡率接近90%。
目前尚不存在这种感染的治疗方法,医务人员只能严格隔离被感染者,并为其提供支持性的重病护理。使用广谱抗病毒药物三氮唑核苷(ribavirin)对于埃博拉病毒无效。
但一家美国制药公司BioCryst Pharmaceuticals正在研发一种叫做BCX4430的广谱性药物,用来治疗包括埃博拉在内的多种病毒。该公司获得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of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的支持。
在一项针对小型非人灵长类动物(食蟹猴)的试验中,BCX4430被证实能够防止马尔堡病毒致死——这是一种非常相近埃博拉的病毒,其致命症状与埃博拉病毒相通。
此项研究于今年早前发表于《自然》杂志,在位于马里兰州弗雷德里克(Frederick)的美国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所(U.S. Army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Infectious Diseases)实验室内进行,生物安全等级为第4级。
研究人员在六只猴子感染病毒后的1或24小时后为其肌肉注射BCX4430,最后全部存活。所有实验组动物在注射后30天都继续存活,而对照组的六只动物到第12天的时候已经全部死亡。在感染后48小时注射药物的6只猴子中,有5只到第30天时仍然存活。
等待人体试验
虽然严格来说,马尔堡病毒并不能等同于埃博拉,但两者在人体中的表现类似。研究人员的试验显示,BCX4430可以抑制埃博拉病毒在体外培养的人类细胞中的复制,效力是对马尔堡病毒效力的一半。且在浓度增大到有效抗病毒浓度的10到50倍之前,不会导致培养细胞的基因突变,也不会杀死正常的细胞。
此药物被分类为核苷类似物,与腺嘌呤相近,也就是说分子较小且化学性质稳定,便于运输或存储。该药物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设置分子路障,阻断病毒RNA的复制。维德斯(Valtrex)(伐昔洛韦/valacyclovir)就是这样阻断单纯疱疹病毒DNA复制的。
对于此次埃博拉疫情,遗憾的一点是,BCX4430还没有进行过人体试验。但这方面的兴趣肯定是存在的。
“正如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文章所写,它在非人灵长类动物身上效果极佳。当然,我们也就药物本身以及开放其获取途径的方法进行了一些咨询。”BioCryst公司投资者关系与经营副总裁罗伯·本内特(Rob Bennett)说道。
“目前我们面临的难题是缺少人体实验的安全数据,在缺少起码的安全数据的情况下,不可能对病人用药。其中存在一些伦理问题,因此有些进退两难。”本内特补充说。
在2013年底,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分两期拨给BioCryst总额为750万美元的款项,五年总拨款可能达到2,200万美元,以使BCX4430进入一期临床试验,最初以马尔堡病毒为目标。
BCX4430最早是由BioCryst公司位于阿拉巴马州伯明翰市的研发机构发现并合成。公司办事处位于北卡罗来纳州的杜伦(Durham),处在三角研究园的边沿。两处办公地点共有员工41人。BioCryst公司已就流感用药permavir向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递交新药申请,审批期限为2014年12月23日。
另一种潜在的埃博拉药物由可中和病毒的抗体组成,2006年进行过试验,但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中未能阻断埃博拉病毒的攻击。
不列颠哥伦比亚的Tekmira Pharmaceuticals公司较BioCryst稍稍领先一步。该公司采用一个起干扰作用的RNA小分子(包裹在脂质纳米粒中),作用于埃博拉病毒RNA聚合酶L蛋白。该药物正处于一期试验阶段,但上周刚刚被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叫停,由于接受药物的健康志愿者体内细胞因子出现升高,相关人员正就其背后的作用机制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