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消费者接受这些医院,莆田人花费了巨额的广告费。其实,打广告,本就是莆田人在游医时代的“立身之本”。从电线杆贴纸条,到最早投电视广告,时至今日他们的广告遍布电视、电台、网络和路边站牌。
有说法认为,莆系医院呈现“散沙”的原因是便于“处理”——如果某个医院出了纠纷,就割舍掉,而不会影响其它医院的名声。
而翁国亮与陈新贤均向南方周末记者给出了另外一种理由:因为银行贷款不向民营医院开放,早期做医院只能是亲友凑钱,这导致了股权结构的复杂,医院名称大股东说了算,“没有统一的大股东,就没有连锁的医院”。
这样的情况正在发生变化。如今,“医健联盟”中的老板们都产生了做品牌的愿望,从散兵游勇进化为高端连锁。
2010年,陈新贤开始在国内经营圣贝牙科,目前在一线城市已有数家分店。“一直在亏,今年一季度亏了1200万”,他说。即便如此,这仍然是他全力培育的招牌,从前几乎不接受采访的他,为了宣传圣贝现在开始出现在媒体上。
而自称是“莆系3.0”的卓朝阳,则主攻高端消费,做安琪儿连锁妇产医院。
2014年4月,南方周末记者来到成都的安琪儿医院,只见欧式风格建筑,大门口围着六名保安,前台坐着十几个负责接待的女员工。院内有五类客房,每次住4天,每天1980-7780不等。手术费自然分娩2万,剖腹产2.6万元。
翁国亮对于未来的目标也与此类似,“我能确定的是,一定要统一品牌,一定要控股。我的所有医院都要是一个爹娘生的,标准化,连建筑物都一样。”
以联盟之名集体转型
2013年夏天,翁国亮接到刘永好的邀请,“叫几个朋友”,参加冯仑在西安的立体城市项目剪彩。恰好他和詹国团等几位老乡约好去昆明打高尔夫,于是背着球包一起绕道西安。
没想到在那里,这八九个人成了主角。“第一天一起谈,第二天就拉着我们去见区政府。一起吃饭,一起住,在大巴里,刘永好就说,不如我们搞联盟吧,或者俱乐部?”翁国亮回忆说。
医健联盟的框架和主角就此成形。这些人聚在一起,野心指向全国的医疗产业,计划包括建立30家三级甲等医院,兴建医院周边的地产项目,进军培训和教育。
据冯仑旗下万通立体之城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郝杰斌介绍,在立体城市设计初时,就以高就业系数、需求弹性和持续向好性为标准,锁定了医疗特别是高端医疗行业。
莆田系医院,由此进入他们的视野。
如今,他们找到的这几位莆系老板,都有着医疗集团式的产业支撑。经营的业务早已跳出医院,打通了医疗器械和药品等上下游链条,甚至延伸到其他非医药领域。
在翁国亮的商业帝国中,除了遍布福建的“惠好”药店,还涉及矿业、地产。
“刘永好负责资本,冯仑负责地产和物业,我负责医院管理。”翁国亮如此描述医健联盟的分工。
不过,他们目前的共同目标是筹集资金,与银行合作。在医健联盟的第二轮会员中,他们正打算引入一家银行。
过去莆田医院很少能从银行贷到款,现在局面正在发生变化——南方周末记者注意到,在短短半小时里,翁国亮就两次接到银行洽谈业务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