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眼科用药市场迅猛发展引起了愈来愈多制药企业的关注。尽管该领域绝大部分市场为外资药企所占领,但国内不乏有实力较强的企业在奋起直追。辰欣药业正是其中一员。该企业研发的3.1类新药溴芬酸钠水合物滴眼液(叙清)于近期获得新药证书和生产批件,以打破此前外资药垄断眼科抗炎药的市场格局。
国产眼科抗炎药将崛起
随着人们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变化、电脑办公普及,近年来全球眼科疾病发生率持续上升。在我国,一方面,我国是近视发生率较高的国家,从知识型人群中观察,其发生率已超过60%;另一方面,在老龄化社会的发展下,干眼症的发生率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老年性白内障、青光眼的患者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从而构成了眼科抗炎、润目用药的主要消费群体。
强劲的刚性需求在客观上造就了庞大的眼科用药市场。以眼科常用药物及眼科手术常规用药——非甾体类抗炎药为例,IMS Health积累的处方资料显示,美国每年治疗眼科炎症的局部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处方量约为540万张,在美国眼科抗炎市场约为每年2.5亿美元。业内人士预测,我国眼科抗炎市场规模每年在20亿元人民币以上。
不断增大的市场蛋糕背后,是临床医生与患者对质优价廉产品的渴望。然而,面对此,国产眼科用药却显得后劲不足。目前,在我国数千家制药企业中,仅有160多家生产眼科用药,本土眼科用药研发和生产还处于初级阶段,这就导致了我国眼科用药市场长期为外资药品所垄断。据国内22个城市样本医院数据,销售排名前十的眼科产品占据了71%的市场份额,其中外资产品占63%。甚至,有部分外资药在国内未被其他生产厂家所仿制,呈现“一家独大”的局面。
如何打破外资产品在我国眼科用药市场上的垄断格局,让眼科疾病患者更方便、更优惠地使用到有效的产品?对于拥有较强研发创新实力的辰欣药业而言,研发出与外资原研药同样出色的仿制药——尤其是首仿药,令国产药“崛起”,则是为患者造福的直接途径。
为此,在已向市场推出眼科产品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辰景)的背景下,辰欣药业再次将研发力量投入到眼科用药“溴芬酸钠”的首仿研究。
据悉,溴芬酸钠为非甾体类抗炎药,由日本千寿制药株式会社开发成滴眼剂,规格为5ml:5mg,分别于2000年在日本、2005年在美国上市,商品名Xibrom, 2010年进口中国;而辰欣药业研发的3.1类化学新药溴芬酸钠水合物滴眼液(叙清),目前在国家食药监总局药品审评中心(CDE)顺利通过技术评审,并已取得新药证书和生产批件。适应症为用于外眼部及前眼部的炎症性疾病的对症治疗:眼睑炎、结膜炎、巩膜炎(包括表层巩膜炎)、术后炎症等。
叙清疗效确切、优势明显
实际上,辰欣药业之所以选择开发溴芬酸钠的首仿制剂产品,主要在于其具备强效、长效、安全等特点。
从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机制来看,该类产品是通过抑制环氧酶,阻止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及释放,阻止炎症介质对眼部刺激及损害,发挥较强的抗过敏、缓解瘙痒、消炎及止痛作用,而且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抑制手术诱发缩瞳的作用,在手术中维持瞳孔扩大。据报道,事先经非甾体抗炎药处理或伤后早期使用,对减轻炎症反应及预防合并症发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而溴芬酸钠则是2-氨基-3-苯甲酰基苯乙酸类衍生物,能抑制环氧合酶介导的前列腺素类炎症介质的合成,是最有效的环氧合酶抑制剂之一,具有强力消炎镇痛作用,作用强度是其它的非甾体抗炎药的10倍。药理实验显示,溴芬酸钠对花生四烯酸、角叉菜胶所致的大鼠实验性急性结膜浮肿有抗炎作用;几乎完全抑制家兔前房穿刺后激光照射所致的房水蛋白浓度增加。
在日本对291名患者进行的双盲对照试验中,给药量1次1滴、1日2次,用药2周,结果显示有效率(有效以上)分别为眼睑炎66.7%(6/9)、结膜炎63.2%(60/95)、强膜炎(含上强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