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据此,我国医药产业要在未来取得革命性突破,药企必须要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而作为“中国中药行业十强”的石家庄以岭药业,现已成为医药企业科技创新的典范。
以岭药业成立20年来,始终坚持以科技为先导,以市场为龙头的科技创新发展战略,创立“理论——临床——科研——产业——教学”五位一体的运营模式,建立起以中医络病理论创新为指导的新药研发创新技术体系,以络病理论创新带动中医药产业化,运用现代高新技术研发、生产“科技中药”,已研发国家专利新药10余个,覆盖心脑血管疾病、感冒呼吸系统疾病、肿瘤、糖尿病等重大疾病领域。通过理论创新、临床研究创新、工艺制剂技术创新以及将现代高新技术嵌入现代中药的生产过程,以岭药业走出了一条成功的现代科技中药产业化创新之路,成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创新型企业、中国医药上市公司50强,以岭商标也成为中国驰名商标。
原创络病理论,成就“科技中药”内涵
络病理论创新是以岭药业的科技核心竞争力,是以岭药业“科技中药”的核心内涵。以岭药业的创建者、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中医心脑血管病专家、络病新学科的创建者和学科带头人吴以岭,在我国中医药领域引领了络病学的创新性研究。作为首席科学家,他两次承担有关络病学研究的国家“973”重大项目,编写了《络病学》、《脉络论》专著和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络病学》;一系列的集成创新研究使络病学研究成为我国中医药学研究领域的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络病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在两千年的中医学术发展史上,首次建立了“络病证治”体系,并被誉为中医络病发展史上继春秋、汉代、清代之后的第四个里程碑。
在创新络病理论指导下,以岭药业研发专利新药10余个,其中6个新药进入国家医保目录,通心络胶囊等品种被列入国家及省市基本药物目录。
中医络病理论学术创新赋予以岭药业“科技中药”以学术气质,成为以岭药业差异化竞争的核心要素,使以岭药业的专利产品能够快速进入市场并取得成功。以岭药业心脑血管病产品已成为我国治疗心脑血管病的主导药物,每年有上千万患者服用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其中通心络胶囊单品种销售超过10亿元,治感冒抗流感的连花清瘟胶囊也成为我国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中应用的代表性药物。
一流创新平台,促进“科技中药”研发
现代药物的研发需要采用现代高新技术与设备,需要高级人才团队,需要极大的资金投入与很长的研发周期。为保证在科技创新上的持续优势,以岭药业为“科技中药”研发创新平台建设投入巨资,构建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技术新药研发平台,设立了院士工作站,形成了以院士为学术带头人,以归国专家、外籍专家、博士、硕士等高层次人才为骨干,知识结构合理,年龄结构形成梯队,中医、药理、病理、药代、生物化学等多学科组成的科研队伍,打造以中医络病理论创新为指导的新药研发技术体系,具备了复方中药、组分中药、单体中药等各类中药新药研发和西药仿创药研发能力。
目前,以岭药业拥有包括院士工作站、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科技部络病理论指导药物开发集成创新技术平台、国家科技部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络病重点研究室、国家科技部基于络病理论指导的小复方中药研发孵化基地的多个研发中心与创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