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政策导向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药品政策做不好,营销等于零

随着7号文和70号文的陆续出台,药品集中采购的方向和实施路径已经基本明晰,2015年将是药品集中采购的分水岭,不一样的政策医药企业将不一样的应对。

从目前国家有关部委的推行和各地执行文件的态度上分析,在药品招标的十五年历史中没有哪一个时期、哪一个文件比现在更有可能将文件坚决贯彻到底。

如何面对和把握招标变局,依笔者经过近20年对中国药品集中采购制度的观察和招投标的经验,认为一是要认真理解政策,把握政策的方向;二是关注各地的招标动态,结合历史模式,分析趋势,提前应对;三是对出台的方案作出准确判断,稳准狠地出拳。当然以上都是具体的战术,而从战略层面,对于企业更为关键的是在变局下快速适应,实现管理思路的转变。

从营销型向政府关系型转换

世界营销大师科特勒说:过去企业的竞争力主要靠的是高科技、高质量,而现在企业的竞争力却要强调高服务和高关系;高服务和高关系就是指企业的公共关系,而政府公共关系是其中的最重要因素。

由于医药行业的特殊性、医药行业近些年出现了种种不良现象,加上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成为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党和政府高度关注这一行业的发展,任何企业都难以摆脱政府的管理和监督,企业也需要政府多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有助于企业发展的方针和政策。因此,医药企业需要从营销型向政府关系型转换。

良好的政府关系可以帮助企业与政府进行双向沟通,可以让政府倾听到企业的声音。医药企业在转换定位过程中首先是处理好与政府部门官员的关系;其次是处理好与一级部门的关系;再次是参与公共决策,谋求立法优势,合作和双赢。每一个阶段都需要企业做好认真的规划,最好的方法是将政府关系管理纳入到企业战略管理的层面。

当前相当的企业成立政府事务部、市场准入部,设立了首席政府关系官,足以说明该转型越来越得到医药企业的认可。2015年随着分类采购的推进,目录、中标等资格性工作之余企业来说越来越重要,现如今政府关系是1,营销是0。如今正是企业从营销型向政府关系型转换的机遇。

从危机处理型向危机预警型转换

医药企业在不确定的医药政策环境下,危机事件的爆发频率相对较高,很对企业疲于应对。招标成为了企业的第二道生命线,招标管理中的危机处理越多,企业面临的风险将会越大。

与招投标有关的危机主要表现为:产品落标、产品限价过低、产品的不良记录、没有进入招标目录、对手恶意投标、招标中竞争厂家和企业原员工的破坏行为、企业内部人员倒戈、医保目录淘汰、医院停换药等。上述危机大部分可以通过建立危机预警机制加以克服。

危机预警机制就是为了防患于未然,改危机处理过去的后馈管理为现在的前馈管理,将危机处理的时间前移,达到有效控制招投标管理过程中危机频繁出现和减少每次危机对企业的损害的目的。

从技巧型向内功型转换

我国药品集中采购的十五年历程,走过了自发探索、推行实施、完善提高、创新改革四个阶段,在前三个阶段,医药企业处于后知后觉的按照规则被动执行,各地的医药公司和代理商常常是招投标的主要执行者,有聪明者在执行的过程中,摸索出了一些招投标的技巧。这些技巧在那个阶段确实为医药企业应对招投标提供了很多帮助。但是企业不能够仅仅靠技巧而活着,技巧可以解决一次招标中的问题,但是不一定可以解决下次招标中的同样问题。

很多企业面临当前各地令人眼花缭乱的招标讨论以及繁多的改革试点,总想找到一些万能的技巧,一招制敌,来应对万变的招标。笔者近期在工作、培训中每每被各个企业老总们问到这样的问题。殊不知,招投标管理越是在变局下,越应该在根本上下功夫,而非单纯地  寻找一招制敌的技巧。

技巧可以传授,而内功却要经过修炼。练就企业内功,须从完善企业招投标管理的内、外管理体系入手,通过过程的控制,建立起不变应万变的管理方法,从而增加企业招投标管理的适应性。笔者结合十余年医药企业招投标管理经验,创建的《医药企业招投标管理模型》就是一个经过实践检验,可以帮助企业从系统上提高管理水平的招投标管理的工具,通过此工具的运用可以逐渐的提升医药企业招投标的能力,练成内功。《医药企业招投标管理模型》图示如下。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招标凌厉打压:专利药市场将萎缩100多亿!

  国家中医局:重点监控中医院7大科室医械使用

  据传福建药招目录下周四上报 抗生素、中药受

  国务院:社会办医纳入医保 与公立医院享受同

  OTC市场大调整 现有OTC或全退出医保目录

  今年医药纠风聚焦四方面内容

  四省医改半年成绩单:各具特色 分头突进

  发改委推出《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包》 重点支持

  国家卫计委要求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

  又一重大利好!发改委推出《新兴产业重大工

短期内政策放开是大概率事件 中药配方颗粒生

李克强:大病自付报销比例今年达50%

李克强部署“大病医保” 媒体解析资金来源

人社部:药品目录调整报道不属实 工作尚未启

药品专家:新药申请用动物试验数据致无效药

医药代表资格认定被国务院取消!

国家中药标准化项目开始申报以全面提高中药

医药十三五规划进入收关阶段 医药生物“钱”

117号令,医药这把牌该怎么理?

县医院成本核算有了统一操作指南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政策导向